因为疫情的缘故,总感觉医院这个地方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所以我一直坚持“能不去就不去,能少去尽量少去”的观点。小病自己吃点药抗过去,大病没办法再去。
今天亲戚家的孩子来了,陪她到医院看病。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去医院。我发现,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医院有很大的变化呢。
01 出入口的变化
这是一个二甲医院,医院有两个侧门一个正门,各门口都多了工作人员。我像往常一样,带着亲戚从正门进入,结果没走几步,有个工作人员冲着我大喊,“诶,你干什么的?出去,出去,看病的吧,走侧门。”
这时我抬起头来,发现门上有道横幅,写着,“医务人员专门通道”,哦,我了然了。这是将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入口分开了。这样做也挺好的,免得医务人员被感染了。
02 科室的变化
亲戚需要复查视力,我带着她在一楼挂完号后,直接乘电梯来到了五楼。以前眼科总来,这五楼西侧,我走得轻车熟路了。可是当把挂号单给导诊时,她说,“你这是眼科的,到七楼。”我和亲戚突然有点懵,这里面的科室也变化了?没办法,只好到七楼去吧。
据说,为了应对疫情的变化,将部分科室的位置腾挪出来,应急备用了。
03 看病的变化
在进入医院之前,要注册一个微信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可以显示健康码,每个人进入医院之前都要出示这个健康码,有专门人员逐个扫描,扫码通过后方可进入。
挂号处,划出了很明显的间隔线,每个人都要站在间隔线上排队等候。医生的办公室外也拉有让人们排队的线。等待的座椅上也贴有保持一定距离的标签。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5904/33ba8a501dca09a3.jpg)
人们都很自觉地带着口罩,自觉地相隔着一定的安全距离排队。难得地没有了拥挤的现象。
小来小去的病,健康码显示绿色就可以在门诊看病了,做胃镜,住院等就需要先进行核酸检测。住院患者,只能有一个家属陪同照顾,而且家属也必须进行核酸检测。
今天,我们只是在门诊走了两个科室,看了相关的病情。至于医院内部具体的变化,我不是很清楚,仅就视线所及的范围,就感觉到医院的变化很大,不能靠经验想当然地出入想去的科室,要询问、探究一番,才能找到正确的去处。
我们这里新冠疫情并不严重,本市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被确诊的病例,但是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医院还是做好了应对的准备,防患于未然。真正地做到了让人民满意,让百姓放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5904/05b62b39b99c318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