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变化

作者: 娴雅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8-04 21:00 被阅读0次

因为疫情的缘故,总感觉医院这个地方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所以我一直坚持“能不去就不去,能少去尽量少去”的观点。小病自己吃点药抗过去,大病没办法再去。

今天亲戚家的孩子来了,陪她到医院看病。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去医院。我发现,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医院有很大的变化呢。

01 出入口的变化

这是一个二甲医院,医院有两个侧门一个正门,各门口都多了工作人员。我像往常一样,带着亲戚从正门进入,结果没走几步,有个工作人员冲着我大喊,“诶,你干什么的?出去,出去,看病的吧,走侧门。”

这时我抬起头来,发现门上有道横幅,写着,“医务人员专门通道”,哦,我了然了。这是将病人与医务人员的入口分开了。这样做也挺好的,免得医务人员被感染了。

02 科室的变化

亲戚需要复查视力,我带着她在一楼挂完号后,直接乘电梯来到了五楼。以前眼科总来,这五楼西侧,我走得轻车熟路了。可是当把挂号单给导诊时,她说,“你这是眼科的,到七楼。”我和亲戚突然有点懵,这里面的科室也变化了?没办法,只好到七楼去吧。

据说,为了应对疫情的变化,将部分科室的位置腾挪出来,应急备用了。

03 看病的变化

在进入医院之前,要注册一个微信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可以显示健康码,每个人进入医院之前都要出示这个健康码,有专门人员逐个扫描,扫码通过后方可进入。

挂号处,划出了很明显的间隔线,每个人都要站在间隔线上排队等候。医生的办公室外也拉有让人们排队的线。等待的座椅上也贴有保持一定距离的标签。

贴有保持距离的标签

人们都很自觉地带着口罩,自觉地相隔着一定的安全距离排队。难得地没有了拥挤的现象。

小来小去的病,健康码显示绿色就可以在门诊看病了,做胃镜,住院等就需要先进行核酸检测。住院患者,只能有一个家属陪同照顾,而且家属也必须进行核酸检测。

今天,我们只是在门诊走了两个科室,看了相关的病情。至于医院内部具体的变化,我不是很清楚,仅就视线所及的范围,就感觉到医院的变化很大,不能靠经验想当然地出入想去的科室,要询问、探究一番,才能找到正确的去处。

我们这里新冠疫情并不严重,本市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被确诊的病例,但是从今天的情况来看,医院还是做好了应对的准备,防患于未然。真正地做到了让人民满意,让百姓放心。

排队挂号就医的人

相关文章

  • 医院的变化

    因为疫情的缘故,总感觉医院这个地方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所以我一直坚持“能不去就不去,能少去尽量少去”的观点。小病自己...

  • 医院的变化

    文/肚子 近两周以来,茉莉老是在凌晨三点左右咳嗽,断断续续的三两声,持续一小阵。白天没事儿,胃口也很好。女儿给她喝...

  • 医院的变化

    今天一大早陪着妈妈来到医院做检查,一个上午时间把预约、缴费、检查、诊断和办理入院手续全部搞定,突然感觉顺畅多...

  • 冠心病成了农村中老年人的主要杀手

    世上方七日,医院已千年。几年间没有到市(县)医院,发现医院的变化已经超过了二十年以的省级医院。分科精细了,有了心血...

  • 你熟悉的两家医院有变化!

    最近 大连市的两家医院 都有了新变化 事关准妈妈、准爸爸 还有怕看牙的“熊孩子”们 是不是迫不及待 要和小编一起来...

  • 小目标

    小弟转到江滨医院一个星期,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自信了。 进医院时,说话含糊不清,右脚只能平面稍微左右...

  • 普华永道 | 医改浪潮中公立医院如何应对新挑战并获得成功

    中国医院改革:环境变化给大型公立医院带来的经营新挑战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公立医院的定位是提供医疗服务的“非盈利性”...

  • 医院里所见所感

    下午去医院帮家里的病人拿药。 每个月必来一次的医院又有了新的变化。医院大门外原来停车的地方,被改做填写流调表的场所...

  • 第317天《怎样用杠杆思维解决难题》-听书笔记

    书名:《怎样用杠杆思维解决难题》 进度:317天 内容分享: 一、从解决医院挂号排长队的难题,到把医院的变化亮点宣...

  • 2022-12-09

    这些天随着政策不断调整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大幅度的变化。 小区,商场,医院,不在检查核酸情况,就连常设核酸检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院的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cg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