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征文专区婚姻家庭篇父亲母亲
【谈写作征文】菜地里的韭菜花

【谈写作征文】菜地里的韭菜花

作者: 初九的小蜗牛生活家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3:34 被阅读24次
    菜地里的韭菜花

    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好吃的,小孩子嘴上都比较欠。

    秋天,菜地里的韭菜抽了条儿,开了花,我就会去摘了来,交给母亲。母亲把韭菜条儿切碎,韭菜花儿碾碎,撒上盐,再用筷子点一点儿香油,拌一下,夹到馒头里或者红薯里,那叫一个美味。

    在城市里大概很难看到韭菜花真身了,菜市场一般都是未开花的韭菜,或者是已经碾好的韭菜花。

    韭菜花的花瓣是白色的,六小瓣儿簇拥在一起,小巧轻盈。吃起来,味美可口,开胃健脾。

    因为它很有用,所以花语是——奉献

    我想作为母亲花太合适了,我所知道的和经历过的母亲的这半生都是在奉献。

    在外地,每次想起母亲,就会想起韭菜花;看到韭菜花儿,也会想起家乡的母亲。如果恰巧秋天回家,还会缠着母亲磨韭菜花吃。

    一直以来,我不敢写我的母亲,总是打腹稿阶段就已百味杂陈,眼泪婆娑。

    我的母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母亲上过几年学,上到了小学毕业。

    母亲节是西方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感恩母爱,祝福母亲。多美好的节日,我也不妨崇洋一把。

    所以,自从初一开始学习英语,知道了母亲节之后,都会在五月的第二个周末,给母亲过节,用为数不多的伙食费省下来一点,买她喜欢吃的薄荷糖、瓜子。

    而每到那天,大街上、公交车站都会有人手捧康乃馨兜售。康乃馨在西方象征着不求回报的母爱。

    其实,花只是花,花语是古来人们赋予的,有种文化的承载。文化背景不一样,所得到的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就像陕西人吃到肉夹馍,那才是回家了;而河南人,吃到烩面那才算回家了。

    康乃馨于我于母亲都没有这种情怀,倒不如院子后面的韭菜花来得入心。

    母亲出生的时候,恰逢“人多力量大”的时代,在家里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

    那时候是集体大生产,姥姥姥爷要抓工分,大舅大姨要砍柴放牛,母亲才十来岁,略微能做一些事情时,就边上学边操持家务了,每天放了学还要回家做饭、捡干柴、扒蝎子。

    有一次,十岁大的母亲正在做饭,腿上被什么抱住了,还以为是猪娃儿,锅里正煮着面条,也没低头看,就用腿抖开了。谁知道是我三舅,当时才一岁多,刚会走。

    难得的是,母亲学习成绩很好,次次名列前茅。包括学校举行的挖野菜、扒蝎子劳动比赛,她都是数一数二的。以至于,后来我的学习成绩好,亲戚都说是随了我妈了。

    可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终究抵不过时代的洪流。

    小学毕业之后,母亲便不能继续读书了。因为,初中要去乡里读,有六里地。没有钱住校,就只能来回跑。

    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也不像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所以家里一般就只让男孩继续读,女孩子学习再好,也供应不起了,即使男孩子学习很差也没用。女孩子将来是要嫁人的,嫁出去就是别人的人了。

    于是,母亲的学业就此止步了。学习好也没有用,那个年代没有助学贷款、没有慈善基金、没有互联网、没有众筹。

    我不知道母亲当时经历了什么样的痛楚,也许当时还小并不懂得退学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继续读下去会有怎样宽阔的人生。但是,后来呢?后来懂事之后,有没有过伤心难过?

    我想会有的,只是她从来没跟我提起过。只是告诉我她当年学习很好,“老师讲一遍就懂了”,以此来激励我好好努力。

    韭菜花长在菜地里,不能如荷花,在水中婷婷独立引人欣赏;那么小的一簇,不能如牡丹,倾国又倾城;甚至不能如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遍布天涯海角。

    她只是那小小的一簇白花,安静地开在菜地的一角。最大的功能是食用,能生津开胃。

    像极了母亲!默默无闻地付出着、奉献着,不比不争,实实在在,给我最贴心的关怀,每天背着时光忙碌,一日三餐,洒扫庭院,庄稼地里,河边地头。不高高在上,也不讲究什么风雅,只是操持着一家子的饮食起居,日复一日。

    我高中就去县里上学了,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一年冬天回到家,看到案板底下有一颗很大的冬瓜,很好奇,因为当时冬瓜的季节已经过去很久了。

    就问“都冬天了,怎么还有一个冬瓜啊?”

    母亲当时正在擀饼,头也没抬,“给你留的啊”

    我心里一阵暖流,至今想起来还是感到温馨。

    农村不流行说什么爱不爱的,但是这朴素的话语、朴素的想法、无意间的触动却是最深沉的爱了!

    母亲无法做山珍海味给我吃,却依然尽力做到最好,吃菜的时候想着我,总想着让我尝尝,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女儿,冬瓜到季节了,留一个最大的给在外地读书的女儿吃。

    母亲就这样操碎了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母亲的背好像有点驼了,黑发里也经常露出几根银丝,皱纹也悄悄爬到脸上。

    说到韭花,就得提起五代时期的五朝元老杨凝式。故事是这样的,初秋的一天,杨凝式一觉醒来,已是午后,觉得肚子有些饿,这才想起中午还没吃午饭。

    恰在这时,宫里传来了一盘韭花,杨凝式登时吃了起来。不知道是他太饿了,还是那盘韭花做得很地道,总之他吃得是有滋有味,格外难忘。

    韭花

    为表达感激之情,就当即写了一封感谢信,派人送给做韭花之人。

    于是就有了“天下五大行书”之一的《韭花帖》,“五大行书”是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其中一篇。

    是这样的!母亲像极了这个故事里的韭花,在儿女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让人心中大喜,酣畅淋漓地感受母爱,终身难忘。

    韭菜花不是名花,不能在母亲节那天被亿万人想起;也不是贵种,在大商场的花店里,被万千人欣赏赠送。

    它就是这么默默无闻地在菜地的一角,寂静开放,关心着你,呵护着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写作征文】菜地里的韭菜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cl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