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从书中看到这段话时,不禁想鼓掌喝彩。任何人、任何事情在自己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国家还是那个国家,家庭还是那个家庭,因为自己还是那个自己。
事实证明,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无论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自己都是那个始作俑者。
如果我想让家庭好,如果我想让国家好,如果我想让世界好…我要让自己先做好自己。
我想,如果世界因我而改变,那一定是生命影响生命的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3913/70c35a1664e4ec3d.jpg)
没有人不想好,只是改变自己很不容易。如果说,想要好想要实现目标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呢?我愿意。
我明白,当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在一件事情中,如果有了情绪,有了不顺畅的地方,那一定是自己的卡点和盲点,也是需要成长的地方。触碰到我的是什么,我在意的是什么?那刻间,自己确实感到了不舒服,自然不能客观地去对待。
为什么就在那个时间巧妙地发生了,为什么自己会感到不舒服,为什么接二连三的会发生看似不同却又是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自己不能在事中梳理转换,为什么不能在事前不进入情绪,能跳出局外。
自己是要通过他人来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还是,说说而已。后来发现,他人都是来帮助自己成长的。
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自己可以看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是内心的反映。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3913/8527e09c733a344b.jpg)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到他人做的好的方面要学习,看到他人做的不好的方面也要学习,学习的是自己该如何做。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个点,如果有就改之,如果没有就勉之。正是因为感受到他人这么做让自己不舒服,那么自己更不能这么做再让其他人不舒服了。
如果你喜欢现在的生活,请你继续。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请你改变。
我不喜欢在情绪里的自己,我不喜欢把他人当成坏人的自己,我不喜欢讨厌和嫌弃他人的自己,我不喜欢抱怨他人的自己,我不喜欢口是心非对待他人的自己,我不喜欢和他人发生冲突的自己,我不喜欢有恶念产生的自己。
我也感谢自己可以看见和觉察到自己的不够好,不摒弃,不掩盖,这是自己真实的样子,是自己的卡点,也让我知道自己该改变的是什么。
无论是善与恶,那都是我。但是,我想和善在一起,如影随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3913/b8d57a10a802c46b.jpg)
我明白,想让他人按照我的意思来言行,或者去要求他人做什么,其实并不比自己改变容易,并且自己和他人都会感到不舒服。自己没有做好,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他人呢?是啊,拿对他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自己改变就容易多了呢。
不再纠结于事情当中,不再将时间花费在情绪上。在当下,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不是带着前一件事情去进行下一件事情。这是我想做的事情,也是我该做的事情。
记住这些体悟所带给我的一步步成长,这也是我要去经历的。我知道,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长,但和未来的自己相比,我还有很远的距离。现在,自己很多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升,是需要在自己的做到上下功夫,再踏实一点,再沉下心一点,去做。
从无知到学知,从学知到做到,最终一切都是要落地,要回到做到上。
想不想好?
想。
怎么做?
改变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3913/b559e114dbdc49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