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问题行为的课堂应对(二)

学生问题行为的课堂应对(二)

作者: 0b8c0c75dc1a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20:08 被阅读0次

    科学分组,有序汇报

    问卷调查显示,科学课上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实验和汇报阶段,教师可以从分组和汇报两个部分提出思考和建议。

    1.科学分组

    科学高效地对全班学生进行编组十分重要,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方法进行小组划分。

    (1)聘组长。教师面向全班招聘组长,学生自愿应聘,全班投票决定哪些同学当选组长。这样选聘出来的组长不仅有主动性,而且受到大家的认可,便于开展工作。

    (2)选组员。组长挑选自己的组员,教师审核。要求男女比例尽量达到1∶1,避免男生在一起容易产生争执,女生在一起容易讲话等问题的出现。教师还要注意调控能力较强和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各组所占比例,力求各组均衡。

    (3)分角色。挑好本组组员后,组长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确定组内的材料员、记录员、汇报员。教师给每种角色不同的权力和责任。

    (4)促合作。为了促进小组合作,激发小组团队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内采用小组竞争机制,定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组员之间团结一心,可以有效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2.有序汇报

    汇报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关系到实验效果的检测和总结,但汇报过程也是问题行为发生的重灾区。

    比如,《杠杆尺的研究》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杠杆尺的两边分别在不同的位置挂多少个钩码能够使杠杆达到平衡。一位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有不少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杠杆尺,情绪高涨,课堂氛围热烈。不少组很快就发现了杠杆尺平衡的规律,于是边举手边大声喊:“老师,我们发现了,我们发现了!”在老师的再三提示下,这些学生才安静下来。所有小组都做完实验开始汇报时,学生们争先恐后,边举手边喊:“老师,我们组!”个别没有被老师选中的小组情绪瞬间低落下来,垂头丧气,根本不去倾听别的小组汇报的数据,有些没有被教师选中的小组开始摆弄桌面上的杠杆尺等实验器材。汇报的小组,也只关注自己的数据是否正确,根本无心将自己的数据和别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以至于无法发现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需要良好的秩序,这节看似气氛热烈的课,实际上掩盖了不少的问题行为。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没有建立有效的规则和机制,造成课堂混乱,是导致问题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汇报。

    (1)先来后到,合理有序。常规的汇报方式,容易出现学生争先恐后的现象,有时教师为了控制课堂秩序,只好先请喊声最大的小组汇报,这样容易造成课堂秩序越来越差。为了避免这种行为,教师可以让先做好实验的小组长将贴有编号的磁铁放在黑板上自己的组名上。这样,先做完的先汇报,后做完的后汇报,一目了然,学生心中有数,自然不再争抢。

    (2)材料归位,避免干扰。汇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之一是学生摆弄实验器材。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专注于倾听和记录学生的数据,无暇顾及台下的学生,给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以可乘之机。为此,在汇报前,教师要请各小组材料员将实验材料统一收集归位,减少汇报过程中受实验材料干扰而产生的问题行为。

    (3)分工明确,组长监督。为了提高汇报的效率,避免汇报中其他问题行为的发生,要采取汇报员负责制、组长监督制,即在其他组汇报员汇报时,组长对本组同学是否注意倾听进行监督。这样职责明确,汇报效率自然就会提高,问题行为也会相应减少。

    刘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问题行为的课堂应对(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in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