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算是对《男人的脆弱之处正是女人的用武之地》的续篇)
图源网络
童话如实向来只告诉我们“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却少有故事告诉我们“如何维系幸福”。
电视剧要么是重复童话的追求爱情,以步入婚姻为结局,要么以婚姻中的平乏、裂痕为开局。
有部电影台词总结:相爱容易,相处太难。一开始,只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闪光点,于是,喜欢对方,渴望和对方在一起。可是,在一起生活久了,就发现了对方身上的缺点。这个时候,如果你想和对方继续走向前,你就必须包容对方的缺点。否则,只能分手。
前半段四儿非常认同,之前我在《男人的脆弱之处正是女人的用武之地》中也有描述“通过现实生活中与自己内心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相遇,将内心的形象投射到一个“他者”,这是建立稳固关系的第一步。换言之,最初被我们吸引而成为“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确实是命中注定,不过不是天命,是我们自己,那个最被我们吸引的,往往是在那个阶段最能弥补我们的弱项的。”所以相爱容易的来源,是我们内心投射出去的爱得到了回响。而这就像“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谚语一样,两个巴掌是能拍出啪啪响声,但同时,也让两个手掌都感受到了痛楚,“相处难”就像这痛楚的感觉。
基于拍掌的比喻,便让我想到了这台词后半部的BUG:“如果你想和对方继续走向前,你就必须包容对方的缺点。”问题出在“包容”一词。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包容”,近义词一栏出现了如下内容:包涵、原宥、原谅、容纳、宽容、宽恕、海涵、见谅、谅解、饶恕。——怎么听怎么感觉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宽容大度”、“不计较”,用现代词汇一翻译,便成了“我忍着这拍掌的疼。”那么这台词后面的“否则,只能分手”便可以翻译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所以今天这篇《情感协奏曲》的核心便在于一项技术的研究——如何在击掌过程中保持令人愉快的体验的同时减少因击掌产生的痛感。
关键词:保持愉悦 减少痛感
一、保持愉悦
如果情感互动是单纯地像节拍器一样拍掌使其发出响声,估计大部分人很快便厌倦了吧。不仅对拍手掌这件事的愉悦感降低(感受性降低),也会随着击掌的时长增加导致对其副产品“手掌疼”的体验增强(感受性增强),最终产生“我不想和TA击掌了”的想法。——于是互动关系破裂,分手。
虽然最初达成击掌协议是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最初像节拍器一样击掌的策略也是双方认可的,但是久而久之,就是不想玩了。——在这个过程中谁错了吗?好像也没有。
有人说“我就喜欢简单的重复。”好的,恭喜你在舒适圈里一直舒适着。然鹅,舒适圈的副产品是:感觉适应之感受性下降,即“长期重复刺激,导致对刺激强度减弱”(昨日功课),接下来的结果便是“击掌就是击掌这个行为”,对手疼的耐受度增强,俗称麻木,对愉悦的体验降低,俗称“无欲无求”,在此基础上对改变产生恐惧或排斥。
(题外话,我认为人类与神族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欲望、有追求的,神族是无欲望的道德至上。”人类与妖族的区别在于“人类是有节制地满足欲望,妖族是欲望至上。”,再绕一下就是人是“不神不鬼”的“半神半鬼”,所以生而为人,不在这有欲望就会在那有欲望,文雅的说法叫做“有追求”。)
但是如果将作词编曲的三大原则运用在击掌这项活动上,或许会有些变化。
三原则:对比、变奏、重复(复现)
回忆童年的一个互动游戏:拍手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丢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来搬砖;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来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拍皮球;
……
既有对比,又有变奏,还有重复。
与单纯节拍式相比游戏度显著提高,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互动增加,趣味度提升,后期还能激发小伙伴编纂更多有趣的歌词。
感情中也是如此,从最初的一拍即合到后期的拍出花样,为游戏谱曲填词,逐渐寻找出每个阶段的情感协奏曲,如此这般,就是保持愉悦的良方了。
二、减少痛感。
小时候看宫廷大戏时一个锦衣卫告诉我:“廷仗”这刑罚是个技术活,要点全在拿着板子的人手上,他可以让人听得见响声却不疼,也可以听得见响声又很疼,既可以听不见响声屁股也不疼,也可以听不见响声让人皮开肉绽。
拍手也是如此,就算是自己左手拍右手,可以做到声音大雨点小,也可以小小声手疼疼。读书时特别羡慕那些拍手啪啪声大作还不疼的人,因为自己不会用巧力,总是不仅拍不响,一用力还经常把自己手拍的生疼发麻发红。
感情这事儿,不仅是拍手,还是拍别人的手,不仅要自己感觉舒服,也得合作方感到舒服,任何一方不舒服的久了,就容易产生矛盾,容易更换玩伴儿。
因此不仅自己要有拍手的技术,如上述保持愉悦的方法,更要有减少痛感的技巧,这儿就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减少自己感受的痛感,一个是减少对方感受到的痛感。
由此便延伸出一个课题:表达的技巧。如何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喜悦与痛楚,并让对方愉悦地做出互动。
1、在不适中寻找改良的机会,减少指责。
每当我想对对方提出指责口吻的改良建议时,我总会想起一句话:“错误,让我与成功又靠近一步。”于是到了嘴边的指责错处便会变成寻找经验。
比如前不久我做了一盒芝士蛋糕,糖分明显不足,又有些干。习惯性地说“没做好,不够糖分不够湿润!生气!”突然觉得这样有些挫败,于是在小本子上写“这次选择奶酪香味浓郁,烘烤时间把握的完美,下次多放点糖,再调整下液体的比例,应该就会更好吃了。”瞬间感觉不一样了。
对自己尚且如此,与他人互动更是一大挑战了。
有人说“我就是不会讨好人,不会说好听的话。”我说:“别人对你说什么话你会开心,就照着那样子对别人说。”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指责你,那么就停止指责别人;
当你想对方进步,不指责是开端,从当次的经历中寻找可取之处,才是重点。
我的朋友以前常说看不懂我写的文章,我问哪里看不懂,又说不清楚。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完全看的懂并觉得好,点赞;如果半懂不懂,就告诉我看懂了哪些。
通过伙伴们的努力,我的文章终于不只是停留在各种“深奥难懂”、“不明觉厉”的状态了。
2、练习表达自己的需求,减少“你明明知道”的幻想。
如同老母亲总有个与我们本身不同的“想象出来的孩子”一样,我们的脑海中也时常有个“想象出来的伴侣”,觉得对方对我们“应该了解”,追求“不用言说的默契”。
所以常会听到的对话是:
“这种事情还用说吗?你应该知道的。”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其实,不说真的不知道。
当我们希望对方什么都默契地知道时,我们只是在怀念婴儿期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怀念那个只要我们给出表情就能满足我们需求的“母亲”,当我们逐渐长大,便要学着发现人类的语言发展至今不是用来“不说就知道”,而是“用语言表达我的需要”,否则,说话这个功能早就可以退化了,又何必发展呢?
一不小心字数太多了,明天再讲如何表达,如何协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