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3
几百年来,中国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驾于人民之上,跻身于高高在上统治人民大众的一小批官僚阶级之列——所凭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仅有的一些知识据为己有,以此来作为控制乡村的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来启蒙。但是新的孕育却产生了一种现象—这个婴儿不但要同“愚的大众”共享知识,而且甚至要把大众理想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话。
根据句读的不同,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一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就是说让民众按照我们所指引的道路前进就行了,不能(或不必)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愚民政策,说好听点叫精英主义。
另一种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就是说如果民众可以做到,那么就让他们这么做,如果做不到,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应该这么做。
千百年来,统治阶级似乎一直参照着第一种来执行,而红党对于自身主义的信念,使他们敢于秉持第二种理念。
开启民智,这是一种划时代的革命。
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开始,到五四运动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再到如今互联网条件下,自媒体的发展。社会的格局一直在改变。
相比于封建帝制的独裁而高效,民主制度的好处在于社会的稳定发展,这种革命的好处就在于民智已开,且不可逆转。
P117
红党人是能够说出青少年时代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但是一旦他参加红军以后,他就把自己给忘掉在什么地方了;
红党人的主要成分是受苦难的底层百姓,他们有着不同的困难或是珍贵的美好回忆,但加入红军后,他们就变得单纯,因为他们过着一样的生活,秉持的同一种信念,为同样的目标奋斗着。
P118
后来,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积攒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被捆绑在土地上的人终究不能走向富裕,还是需要一点其他的方法或手段。
P130
原稿是由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教育人民委员会徐特立用血书写的。当时他切断指尖,表示诚意和决心。他的请愿书是这样开头的;“为吁请召开国会,予断指以送。”
然而除了感动自己和一些书生,并没有对当权者有任何的触动。
但这就能说明徐的行为没有意义么?
不是的。
因为这为已经燃起的革命之火又增加了不少氧气。即使当下的目标没有完成,却号召其了更多的人为之奋斗。
P133
我不喜欢第一中学。他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
如果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又如此自律,自学的确是成才的最好方式。话说硕士和博士不也大多是依靠自学嘛
另一点,关于地图。我记忆中,邓公也是一个爱看地图的人。
熟悉地图,可以将自己很好的代入这个宏大而立体的世界。
可惜,现在貌似很难买到地图了。
P136-138
有一天我就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个广告,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和我联系。……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我和其他几位朋友一道,成立新民学会。
网络交友的先驱者。
即使在现在,通过公众媒体来寻找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仍然是一件新潮的事情。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这句话在有些老年人(通常不是什么成功人士)眼中,是带有些藐视的。然而,我们翻看那些弄潮儿的简历,你就会发现有不少都是在少年时期就走在的时代的前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