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是指阅读者用经书里的思想、智慧,来诠释自己的生命。
——出自宋·陆九渊《语录》。
非常喜欢听得到专栏万维钢老师的的课,同时也看了爱思齐的《大众哲学》,这里面不论对错,只是将自己了解的知识全放在一起,为以后的深度思考打下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是物质是,特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还有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因果关系、内因和外因、
解决矛盾就是要站在新生的势力面前,与腐朽的势力作斗争。
“一种社会形式只在一定时期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另外的时期就变为不适合,就要发生革命,打破旧社会形式”
摘录来自:艾思奇.“大众哲学。”Apple Books.
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我个人喜欢这样表达:我心即宇宙
王阳明那种“万物一体”、“自我与宇宙一体”的认识显然来自神秘体验,但要把来自神秘体验的感受转化成逻辑清晰的哲学命题,根本就不可能。
我有了一种顿悟,宇宙不是由无生命的物质构成的,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我感到了永生,不,不是我相信有永生,而是觉得我当时就是永生,我见到的一切人都是不死的,我见到宇宙是为了其中的每一份子的幸福而构成的。这场顿悟虽然只持续了几秒钟的时间,但我对它的记忆以及笃信不疑的心情直到二十五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磨灭。”
当心灵处于一种沉浸状态的时候,就会有相当大的概率进入这种“顿悟时刻”。
再比如王阳明的私淑弟子罗洪先这样描述过自己的静坐体验:“极静之时,但觉此心本体如长空云气,大海鱼龙,天地古今,打成一片。”;
但是,假如我们从神秘体验的角度来理解王阳明,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他有过万物一体的体验,但一来说不清,二来他总想用儒家哲学的框架来解释这种体验,生怕误入佛教和道教的“歧途”。
万维钢:不管是詹姆士记录的神秘宗教体验,还是王阳明那些貌似奇谈的哲学,关键点是:它们不管披着怎样的外衣,归根结蒂都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状态。
万维钢:现在请你回想一下《宗教经验之种种》的内容,你应该注意到,一切神秘体验,无论是和宗教无关的偶发体验,还是各种宗教徒通过刻意的祈祷、瑜伽、禅定等等方式获得的体验,或者由麻醉剂带来的体验,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天人合一”。当然,也可以说成“梵我合一”或其他的什么。总之都是自己和某种永恒的、无垠的力量合而为一的、超越时空的、万物一体的某种感受。
行为主义
拉克林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现在有个人叫杰克,他的大脑视觉神经系统跟一般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红色,在杰克的大脑里显现的是绿色的样子;别人看见的绿色,杰克看到的其实是红色。但杰克对两种颜色的命名跟人一样,别人称为红色的颜色,杰克也管它叫红色。
那你说,杰克的生活会跟正常人有什么区别吗?答案是没有。杰克照样是红灯停绿灯行,他跟世界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至于说杰克的内心对两种颜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那是别人无法观测的东西。这就叫“行为主义”。看一个人得看他的行为模式,而不要管他心里想什么。
咱们先来说说“目的论行为主义”中的这个“目的论”是什么意思。“目的论”这个概念来自亚里士多德,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目的。而“目的论行为主义”则是说,决定人们行为模式的,是人的目的。
这个理论可以用在自控上。而拉克林的“目的论行为主义”的解释 [2] 是,吸烟的人追求的其实是另外一种目的。拉克林说人有立即就能满足的享受,也有长远的目标。有的人在乎立即的享受,所以就抽烟喝酒;有的人在乎的是长远目标,所以就戒烟戒酒。这两个做法都是目的决定了行为模式,谈不上谁对谁错。
而拉克林的“目的论行为主义”的解释 [2] 是,吸烟的人追求的其实是另外一种目的。拉克林说人有立即就能满足的享受,也有长远的目标。有的人在乎立即的享受,所以就抽烟喝酒;有的人在乎的是长远目标,所以就戒烟戒酒。这两个做法都是目的决定了行为模式,谈不上谁对谁错。那如果你认为长远目标更重要,可就是克服不了立即的享受的诱惑,你应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会告诉你找个地方静坐,反思自己的内心!你应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真的相信吸烟有害健康?
而拉克林会告诉你,你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你可以先做一些锻炼自控能力的小事儿,比如每天早上叠被子、每次出门都穿戴整齐。这些小事儿做好了,你就能养成把事情做好的习惯,你的自控能力就越来越强,最后你就会克服近期的诱惑,专注长远的目标。
也就是说,王阳明讲究的是心,而拉克林在乎的是行动。
由此得到
我对拉克林的这个“目的论行为主义”了解不多,据我理解,它的基本思想大约是这样的 ——
1. 研究一个人,得看他的行为模式。
2. 这个人的内在想法和感情,并不能用来解释这个人的行为。
3. 知行合一,说明你的想法是真的;知行不合一,也不要紧。
4. 改变行为模式的办法是逐渐养成新习惯,而不是纠结于内心。
我们从大众哲学看到的目的论,行为主义,还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等,能知道这些主义价值观有批判性的一面的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很多被批判的主义与思想,实际上也有其有益的地方,我们从那一个角度思考,包括佛学的空性智慧,发菩提心,止观双修、智悲双运等等,古今中外的人类成果,真的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可以直接拿来用之,让六经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