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ienie

17年的春天在亚虎的那段日子也是迷茫和累心的,每天就是朝九晚五找“合算” “好配合”的工厂,在阿里巴巴上找到价格更低的商品,名义跟单实则采购,由于我们是纯外贸公司,自己没有工厂,只有建立合作基础的一些厂家,所以每天最尴尬的就是跟工厂说我们有订单,空手去套别的工厂的样品(还拒绝到付)。我在21部,内部表面还是很团结的,一起返工,一起加班,一起午饭(公司食堂管中饭和晚饭),虽然辛苦常有,但师兄师姐的照顾,也让我认识到了他们每个人丰富的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一位,我常戏称他为闫宝宝。
那段在江北的日子一遍上班,还要忙着修改我那不堪入目,毫无逻辑的本科论文。有时候累了会去姚姐的咖啡馆做一做,逗逗她的狗(happy),跟她聊聊天,唱唱歌,周末也是很快乐的,烦了就去三江对面的篮球场,挥汗如雨。
南方的冬天,宁波妖风促使我养成了打球=风寒的“惯例”,天气渐冷,街道上早餐店也随着新年的来临,人烟稀少,过年回去前我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变得越来越喜欢缩在自己的“套子”里。拖延成为了我很多时候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身体的肥胖和日益焦虑的心态,最终我也选择了别的行业(被劝退)。辞职后我几经选择,又回到了学校,准备毕业的事情。

从江北又搬回了学校的寝室,重新回到学校,那段日子我是焦虑和充实的,为了外院最后一次的拔河和篮球,在体质经过很长时间的放纵,大不如前,而学院又缺人的情况下,我也只能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学院的荣耀,发起对自己的最后一次冲锋。
于是有训练的日子我就坚持训练,没有事情白天就改改论文,寝室的日子总是那么欢乐,白天娱乐,晚上吹逼,有钱聚会,没钱外卖,虽然那段时间大家也都在各忙各的但是日子总归是充满了欢笑。

昨日的欢笑还在203的寝室被吮吸,品味着,可当照完毕业照,拿到15万的两张纸,我们谁也没扬起嘴角,因为我们自那刻才知道——奔向东西的列车已经进站,挥手或许是大家最好的祝福。



6月的钟声快要敲了,喜欢计划的我也租到了地铁边的“豪华”独居,照完毕业照的那天,我也开始了自己学习咖啡的日子(一个服务生的日常),每天和咖啡师和客人,来来往往,慢慢学着如何品尝一杯咖啡和熟悉一些咖啡的基本知识。

在爱咖啡的那段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鼓楼那边,做一些基础的服务工作,不能说不开心,每天工作量不大,tony老板也给着不低的工资,达哥和小曾都在我对咖啡的认知上,给了很多的启发,虽然最后我综合分析和听取了小曾和一位客人的综合分析后,我选择了离开了。但是我至今依旧很喜欢去每家咖啡馆,去寻找属于那一瞬的纯净和绵密,去寻找咖啡油脂氧化的那种微妙,以及咖啡店背后那不同的故事和世界,缘起coffee缘尽coffe。对于coffee本身的追寻,这是条烧钱的不归路,而我就在这条路的岔口。

不做咖啡后,我没有直接进行下一份工作,而是中间面试了很多,一直在外贸,教育和电商之间权衡,9月初应朋友的引荐,我去了一家美国品牌的早教机构,小小运动馆,正式开始了我的杭州烧钱生活。
如果不考虑房租(地段另算)和其他消费,杭州和宁波是没区别的,这也正是杭州烧钱的关键点,当然了随着进入商圈工作,自己每天健身所吃本身就费钱,加上各种不受约束的开支,债务的雪球也自此开启了加速模式。
白天在店里跟各种各样的真。宝宝接触,每天都要进行电话的模拟和练习,接待好每一位参与的宝宝,那段时间最累的时候就是接活动,上下班骑车要20min至少,因为是早教如果没有活动的日子,由于老板yuki有很多链条式资源,所以日子也还过的算“舒适”。
白天工作,晚上撸铁,闲暇打球,不忙看书。

这家基于运动的早教(体操类),我练了很久的系统知识,但是我这身体的先天,无论我怎么克服,也无法练到授课的要求,不能跟着授课,我又再次面临了职业的尴尬的地方,虽然老板反复问我,我的规划,可是老板冰冷的管理,让我也把心甘情愿的事情做完之后,心一寒再寒。刚好下沙的一家线上教育的公司,找上了我,待遇开始吹的很高,而当我的城中村的租房要被临时通知被拆的时候,我也综合考虑开启了去下沙工作和生活的轨道。

不列颠英语是家线上成人英语的公司,标准的流程和诡异的引流,在我第一天进行工作的时候,自己拿着眼熟的早已停产iPhone4,上面还有个小黄人版的微信,震惊和好奇的心情下开始了走流程而不是走教学的线上教育的巨轮。公司的福利是很好,有时竟然贴心到过生日都会有人领到200元现金红包,可是公司售后的不负责和招聘的谎言,在刷掉一批一批的人的循环上,当我手里学员超过10人的时候,我害怕了,我也愤怒了。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教育,但是这确实是公司的商业定位,所以这趟水的学费,我也是毫无怨言(最后公司以我数据失误为由劝退,而不是因为业绩)。
那段时间每天13:00上班,晚上10点下班,我早上健身,下午晚上工作,休息时我去杭电打球,开始是一个人,后来和同事tokio组队,整体是相对规律,但是额外的开销依旧不小,治灰指甲,房租,健身和饮食占据了不小的开支,多亏了原来做外贸认识的“基友”小闫的资助,否则我也不知道我这会还在哪里。
去洪恩并不是我的首选,但是综合了前几家的情况,我选择留在洪恩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晰,也就是我现在课程顾问的这个位置,直到做了快一个月之后,来了一位本身是要当校长的总监,把一套正规的体系带到了这个本身不是特别规范的部门,一切才有了可循的章法,一切也变得执行有度,大家也对这种漫无目的和冷眼相对的地推早有异议。


这是浙江电视台的大食堂,智能餐厅,内部价优质三餐,为广电的员工提供了不错的饮食保障。

卢山兄的诗集,没有刊号,但是不缺乏精彩的神奇之笔。

洪恩圣诞活动集体照(mmp,我的脸),希望能在这个平台走的更远。
wishing my life and career have a wonderful future in the coming new say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