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散文
李克富 || 我想静静却不能

李克富 || 我想静静却不能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5:14 被阅读5982次
完整的咨询要复杂得多,至少我要让这对夫妻回家后观察儿子走过从对高考失利的“否认”,到“怨恨”,到“妥协”,到“抑郁”,直至“接受”的艰难旅途。

我只想静静

在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比预想的差了很多后,儿子就躲进了自己的房间,这两天来没有主动跟父母说过一句话。面对此情此景,夫妻俩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可说来说去也不过就是诸如“大不了从头再来”之类励志的废话。问题是,每次安慰孩子都被孩子制止,最终以生气告终。

经朋友指点,昨天下午找我咨询来啦!

“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整天不出门也不说话,会不会抑郁啊?”

这是在母亲先对我做了一番关于儿子的陈述之后,焦虑的父亲张口说的第一句话。

我笑了,反问:“如果您高考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啊?”

夫妻俩都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我会以问代答。

沉默。

我静静地等着。

“这孩子高考前想得太好,可自己又努力不够,……”父亲没有回答我,而是顾左右而言他。

我打断他,语气缓缓地说:“我很想知道,如果您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

“不会的!”就在父亲再次沉默时,母亲抢答。

“那有什么理由怀疑孩子会抑郁呢?”我进一步跟进。

夫妻俩又不说话了。

我问:“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反问吗?”

摇头。

“我想知道,当孩子得知高考成绩不理想之后,你们做父母的是否能够站在孩子的位置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而不是所谓的‘理解’——你们频繁的安慰告诉我,那不是真正的理解。”

“那我们该怎么做?”夫妻几乎异口同声。

由于我已经知道的他们是怎么做的,按照心理咨询惯例,此时本可以直接指导,但我还是把话转了一下,试图让他们知道“感同身受”是什么。

“如果你们俩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儿子的话,希望你们的父母怎么做?”我连用了两个“你们”,而且语气加重了许多。

沉默。

看样子,这是一对感受能力较差的父母。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个人的感受越差,理性便会越强,讲起道理来总是一套一套的。

我再次启发:“你们知道什么是‘羞耻’吗?”

他们大概误解了我的意思,脸“腾”得红了。我忙解释:“我没有指责的意思,而是再让你们俩体验儿子的情绪,此时此刻他正处于羞耻当中。”

这次他俩明白了,频繁点头。

“人在感受到羞耻的时候,希望怎么做呢?”我又问。

“我希望一个人躲起来,谁也别打扰我。”母亲说。

“您呢?”我问做父亲的。

他笑了。

接下来的咨询我就轻车熟路,有具体的指导,但更多的是认知疗法的心理教育。

我说:“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

还特别强调:“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

至此,这对夫妻终于意识到儿子现在的表现,只是采用了“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一个办法”!

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今晨与大家分享的只是咨询的一个片段,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羞耻”这种情绪体验的具体表现以及“常态”或“自动”的应对方式。完整的咨询要复杂得多,至少我要让这对夫妻回家后观察儿子走过从对高考失利的“否认”,到“怨恨”,到“妥协”,到“抑郁”,直至“接受”的艰难旅途。

当然也得让他们明白“抑郁”和“抑郁症”是两回事儿,高考失利不抑郁才怪呢!

我接触过太多因羞耻处理不当而致使问题严重的孩子,深知这种孩子的家长也有着不知“羞耻”为何物进而不会“共情”的父母。

“我想静静,却不能!”

静静!静静!

这是羞耻者的心声,也是控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窦泽燕:今晨时光我独享
  • 欢喜张:大人总是认为孩子是没有尊严、没有感受,只需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的布娃娃,殊不知孩子同大人一样有社交焦虑,有各种情绪体验,将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或是将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放在自己身上,真正的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会避免多少家庭的隔阂与纠纷。
  • joanlee:智慧父母都是这样的:自己家孩子,真的好!
  • 祺_1767:文章中有一次提到“共情”,继续翻阅之前的学习下!
  • 刘丽囡:终于放假了,我想静静……
  • f4210be97305:读了文章,发现了自己好多时候在自以为是
  • 王瑞卿_心理咨询师:我相信,一个人被理解过才学会理解别人,一个人被尊重过才学会尊重别人,一个人被深深爱过才学会了真心爱别人。

    告诉我一万次“辣椒是辣的”,不如让我吃一口尝尝。体验与说教,完全不同。不管对孩子,还是对爸爸妈妈,同样适用。
  • 怒放的叶子:“如果您高考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啊?”

    反问的目的:激发父亲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儿子的心情,以取代漂浮的焦虑感。

    当父亲一味担心儿子会抑郁时,他本身就处于一种焦虑情绪中,此时,他很难真实地感受儿子的心情,并且提供恰当的支持。咨询师通过这一反问,把父亲从头脑的焦虑状态拉回感受层面,让他将心比心去体会儿子此刻的心情。

    高考失利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挫折,要接受这个结果,需要一个过程。期间,随之而来的羞耻感和焦虑感,会让他想远离他人,这是很自然的反应。父母如果不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而不停劝慰孩子,鼓励他振作起来,往往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抗拒。

    很多时候,无为比有为更需要定力,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心情,控制好自己的焦虑,默默地陪在一边,要做到并不容易。
  • 上X青: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
  • f06a16b060fb:高考失利引发的羞耻感,从羞耻到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另一件事情对自我的充分肯定才能重塑信心。
  • 青玫_2989:那个18岁的男生跳楼了,就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一周。他是抑郁还是羞耻呢?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事后推测他可能是抑郁,而那些活下来的高考失利者可能是羞耻。
  • 漠上苍穹:越来越觉得得好好儿学学心理的知识了!
  • 爱变心理战志清:高考失意的孩子想静静却不能。父母的感性越差,理性越强,讲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却不知羞耻为何物?
  • 千江的月:允许哀伤,相信人的自愈能力。
  • SZ_68de:"因羞耻处理不当而致使问题严重"会是什么表现呢?
  • L一钧:面临挫折时,父母只要对孩子的某些状态感到非常焦虑的,本质都是自己内在的某种焦虑被孩子唤起了。通过管理好孩子,来管理好自己内在的这个东西。
  • d5c390caf068: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理性地指导和教育孩子,如果可以易地而处地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和处境,才能激活我们自己的感受
  • 衡润心怡:父母悟性后的感性会让人感到亲切。
  • c2bfe4be48f2:感到羞耻时,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赶紧钻进去。独自一人静静的独处一段时间后,会慢慢从羞耻感中走出来,甚至经感悟后有所收获。
  • 流动的温暖:咨询的魅力在于四两拨千斤,感恩老师,受教了:pray:
  • 晋春77:看到老师很熟练地引导求助者共情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相信孩子可以自愈,并讲解了孩子自我疔愈的整个过程,很受益!
  • 觉悟张秀兰:哀伤处理五部曲,否认怨恨妥协抑郁接受。
  • 大力133338:都别理我,我也想静静😊
  • 沧海明月_7cea:我觉得自己就太理性🙃
  • 陶然_0e27:在“好心人”堆里,想静静,确实挺难的。而更难的是,创伤者本身又想照顾别人情绪,不敢提出“想静静”的要求,只能夜半无人时偷偷疗伤!
  • 王明鹏:高考成绩不理想,具体感受只有经历者方可体会,这是真实的挫折感。所谓理解安慰都是多余或者反作用的,预期越大失望越大,时间会告诉我们如何走出来当初的过高预期。
    表现出的就是失落,乃至抑郁寡欢,所谓哀伤处理五步曲,否定~愤怒~妥协~抑郁~接受。生活总要继续,希望还在前方,相信个体自愈能力!
  • 猫猫在路上:每个人都有想静静的时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只解决有咨询需求的来访者的问题。当孩子遭受挫折时,应该留给孩子自愈的空间,但是要和他表明,只要你需要爸爸妈妈随时都在并支持你。
  • 曲晓岩:21年前,得知高考分数的我,嚎啕大哭着把自己关进了房间,留下了一屋子不知所措的亲戚,和心理预期差了50分的成绩,让我这个暑假开始得不那么美妙。只不过恢复能力超强的我,省略了“怨恨”直接“妥协”“抑郁”的阶段,直接从“否定”蹦到了“接受”,哭完了,第二天就高高兴兴出门和同学玩去了。
    耻感不那么多的人,虽然没啥出息,但会活得比较快乐吧。
  • 唐铭含: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创伤和自愈,“延迟满足”的理论是为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满足。家长有时爱的太过用力,干扰了孩子自己应对的空间。设身处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家长会想当然的认为小孩子家家,就该没心没肺,其实小人儿的情绪体验只会比成人更加敏感。
  • 当下宁静:起来越发现能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别人真的很难,却又异常重要,真的是“难能而可贵”的能力。自己不知“羞愧”为何物又怎么能共情到别人的“羞愧”!我需从细致体验各种情绪入手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
  • Z沙漠胡杨:孩子的压力,很大部分来自家长过高的期待和家长自身掩饰不了的紧张和焦虑。
  • 王冬青_a475:房间就是壳,就是子宫。
    张凯丽1985:@王冬青_a475

    有深意,回首自己那段“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真的很安全,很防御。
  • 1af7bc728a25:做父母的是否能够站在孩子的位置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而不是所谓的‘理解’!
  • 媛姐美轩:孩子选择“我想静静”来修通自己,这个过程艰难又漫长,父母跟孩子都在煎熬。可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能做什么?洒向孩子的是伪装成关心的焦虑?还是温暖有力量的包容?这个问题不是一般地难,而是太难了。
    能闭嘴是一种修养,而对孩子却是一种难得的关爱与理解。
  • 聆心2016:微小说《我想静静》
    ·孩:我想静静。
    ·妈:静静是谁?啊?你是不是早恋了?!你怎么能$@&……?
    ·孩:我想去死!
    ·妈:说你两句就要去死,你妈我养大你容易吗?……
    ·孩:李克富老师救我!
    聆心2016:读不懂孩子,无法共情的父母😏
  • Z沙漠胡杨:孩子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家长的期望和焦虑。
  • 清晓视野:给他人空间和时间,给他自我疗愈的时间,信任他的能力
  • 90c0d10526c3:我想静静却不能,曾经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歇斯里底的请求她咄咄逼人的妈妈,让她静静行不行,我都承认错误了你们还不放过我吗,我想一个人静静不行吗……
  • 王振法:一切都是心理决定的:smile::smile:
  • 兔莴苣:老师反问的那句“如果高考不理想,您会不会抑郁啊?”我认为是针对这对父母的,您是要把父母觉得儿子会得抑郁症这一焦虑的情绪给他们化解掉,处理的是来访者的问题。
    复习社交焦虑和羞耻的内容,我才明白自己的种种表现是怎么回事!我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本能的回避“权威人士”,像长辈,老师,老板等等我觉得比我级别高的人们,也不懂以前为什么总是把身边的其他人推开的原因。还有其他的种种情况都完全符合心理咨询师基础教材中社交焦虑和羞耻的描述。只是我现在比以前好了许多,至于如何克服,还需要通过我的不断自我成长!总之特别特别地感谢老师❤❤❤
  • fae30bc1dc89:理解是理性层面的,比它更高的是共情,感同身受,我的喜怒哀乐悲恐被另一个人感受到了,那是怎样的被看到。
  • 老连Alian:作为父母看到孩子情绪不佳,能允许孩子一个人静静,尊重理解他的情绪,用静待来陪伴,是多么重要啊
  • 付海霞_3107:感同身受是非常难的,很多时候两个人闹矛盾或者是跟孩子沟通不畅,就是因为我很痛苦你却在同我讲道理
  • 龙哥_da68:高考成绩公布了,“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个话题应时应景!
    高考失利的孩子们,此时此刻多么希望得到家长理解和支持!
    而又有多少家长,却不知道孩子“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 😀 😀
  • 清净_6584:今天的内容对我同样有帮助,我也曾向文中两位父母一样,不懂得孩子的“羞耻”后想静静的做法。而是总想把问题拿出来说说。
  • 魔法药水:所谓的‘理解’——你们频繁的安慰告诉我,那不是真正的理解。
  • 怡然风轻:这是第一步,期待老师继续分享接下来的咨询技术。否认、怨恨、妥协、抑郁、接受。在这五个过程的陪伴和引导。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别跟我讲理,我就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待两天。
  • 晨扬_7af5:一,“一个人的感受越差,理性便会越强”,——左右脑协同运作,是航行在幸福航道的前提
    二,用反问引导来访进入共情的状态,给老师的娴熟巧妙点赞!
  • 孙丽芹_520:道理也没有错,但得看给什么人说,什么时候说,得看具体情况。
  • 糖葫芦_7604:通过文章,我也发现自己理性有余,共情能力很弱,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 张凯丽1985:我逆流而上,顶风冒雨的躲起来,足足“静”了两年,为自己的顽强点个赞👍
  • yy点点:不要打扰我,让我一个人先默默咀嚼悲伤🤕
  • 心语花香:沮丧,自卑,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我小时候好像许多年都这样,估计这就是性格孤僻的原因。上学时候老师对我挺好的,但处在人群中总是不知所措……这是咋回事呢?
  • 杨芳_沙盘游戏师:喜欢这样带具体问话细节的文章!想起前一阵一个辍学孩子做的沙盘:一个捂着耳朵的骷髅埋在沙子里,躲在角落里,它的心声就是:别理我,让我静静!面对自己失败产生的挫折感,羞耻感,躲起来的确是“最容易的方法”,好在沙盘中还有银行和汽车(孩子的奋斗目标)。当家长感同身受孩子,降低焦虑,用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五个艰难的阶段,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目标并且真的可以一个人“静静”后,挫折会变成成长的财富,并最终接受发生的事情。种子有着天然的向着太阳生长的力量,风风雨雨是必然的。当允许失败的存在,允许自己失败时,也就不再是失败了,事情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文中的家长是幸运的,明白了这五个阶段需要时间来度过,看清这一点,就会降低焦虑和没有成效的“说教”,让孩子真的可以“静静”~

本文标题:李克富 || 我想静静却不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d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