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阅读小说或收看影视作品的时候,除了对故事情节印象较深外,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人物或开朗大方,或阴郁悲情,或双商在线,或懵懂呆萌,总之这个人物一定会有其独特的人物性格,才会让我们对其过目不忘。

但有些人物总会遭到人们的吐槽,这种吐槽的原因大多来自于人设的崩塌。常见的现象便是由原著改编而成的剧集或影视,因故事情节大幅删减改动,使其人物最初的人设变得面目全非。但也不排除自身创作时因逻辑混乱造成的人设崩塌的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新手作家。

日本编剧、电影导演、剧本医生、心理咨询师三宅隆太曾在其作品中提到,一部好的作品主要元素是梗概,其次是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但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光尘文化出品,美国作家、剧本顾问基拉•安妮•派力肯博士的著作《人设心理学》一书中,将为我们展现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解析电影、电视剧、文学著作中的经典角色。

我们既可以将其视为一部解决创作角色过程中难题的工具书,也可以将其当作一部用心理学探究剧情人物性格特点,了解剧情关系逻辑的解谜书。在未阅读本书前,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将心理学与人物创作联系到一起,但是当你看过本书后,你会发现,原来心理学是无处不在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人物性格元素也会为创作者提供一个用于吸引读者目光的人物设定。本书译者序的题目是:在虚构中洞察人性。其本意便是利用虚构的故事展现人物的内心,在为人物打造一个设定的同时,不断的强化这种设定,为这种设定在破壳升华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将在书中引用人格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叙事心理学、媒介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解读人物性格、个体差异、动机、情感、人际关系以及一生中较为重大的改变,譬如一个原本善良的人为何会“黑化”,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如何悔悟,一个自卑的人如何成长,一个强大的人为何落魄等等。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人物的个性却是真实的,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吸引我们的目光,是因为创作者赋予了人物鲜明的个性,不完美的人生以及投射在他们身上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就像作者在引言中所述:每当翻开这些书,那些鲜活的角色就会伸出手来,邀请我进入他们的世界,与之一起旅行,到达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关系,邂逅新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