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逛知乎时,无意间看到一个问题“距离高考还有60天,可以改变什么”,顿时一惊,是哦,又快要高考了。
我是2016届的考生,所以高考对于我来说已经差不多是一年前的记忆了。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又再次把我拉回到了一年前高考奋斗的时光。
高考前一天话说从高二步入高三时,每日测试周考月考期中考各种考试纷至沓来,密集的考试锻炼了大脑的警觉性,拿到一张卷子,首先迅速浏览一遍,然后先易后难,不会的跳过,每道题的用时是多少都必须掐地很准,整个考试流程一气呵成。不只是高三,整个高中三年都是没有周末的吧,学校只准许周日放假半天,这短短的半天不足7个小时,往往外出购置点生活用品后便要急匆匆赶回学校上晚自习,然而在当时看来,却也是难得的小确幸,却也过得很享受。或许我们学生的幸福不在于成绩上的卓越,思维上的敏捷,而在于心中对假期的渴望得到了小小的满足。
高三上学期,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按照当时的那个水平,考上二本都有点成问题。但谁不知道高三是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啊,只要你肯用心,把成绩提上去真的不是难事。就像前面那个知乎提问下有人这样回复:
“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即使是最后六十天,甚至三十天二十天,变数依然很大。当你高考结束之后,你就会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六十天时的班上的前五,可能只有一两个人高考仍然在前五。某些你认为烂到爆的人,可能会让你震惊地发现的高考考的比你高。你最后一段时间的努力,也说不定会让你超越你本认为不可能超越的人。高考之前,从未定型。”
高考前一天真的是这样,在高考来临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你成绩很烂,那进步空间就更大了。
高三前我的学习态度很是糟糕,凭着初中那点底子,高一基本是荒废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练习也不会即时完成,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点也没有掌握,甚至还哂笑了那些学习用功的女生,现在想想,实在不该。原本打算以后学理,便把学习重点倾斜向理科,结果理科没学好,文科也考得差。无奈,高一下学期像很多同学那样转战文科。但有趣的是,分科时我在表上填写的依然是理科,可能当时脑子发热吧,第二天还在早读时,一想不对,又赶紧跑到班主任办公室改了回来,这一改,让我觉得庆幸。
分班后,新的班主任是许老师教我们地理。不得不说许老师是个用心负责的好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成绩,老师也是操碎了心吧。不管是班会上的讲话,还是一对一的交流,即使偶尔在班上放个视频,也必须得起到激励我们奋进的作用。每个高中班主任都会有他的专属语录,许老师的经典语录也有不少,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你要有一个好的成绩,才会有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这种顶针结构的因果式激励法,或许表明老师真的太苛求成绩了,在我看来,把成绩等同于未来可能有待商榷。但我绝不会否认在我们迷茫的时候,老师就是我们高考的摆渡人。
我高二的学习态度好了很多,也努力了很多,但现在我看来,那样的努力只是表面的,太假,不走心,甚至把许老师都骗了。有一次他找我谈话,肯定了我的努力,问过我中考成绩和家庭状况后,他从自己的激励大全素材库中给我讲了个小故事。把我鼓舞地回到教室便把昨天没背出来的古诗抄了十遍。当然,这种鼓舞只是暂时的,过了两三天,又恢复了往常状态。
在你没有彻底理解一件事情前,你很难做出颠覆性的改变。
函数,文言文…我常常想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呢?买菜要用函数吗?平时交流要用文言文?这个问题一直积压在我心里成为不上进的借口。后来我明白了,国家正是要通过高考这样的形式来来考验一个人,来挑选一个人。你的平时的学习能力,你的耐心,你的进取心怎么样,到高考一看便知。
这让我又想起许老师的金句:当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时,是不需要理由的,当你不想去做一件事情时,你有千百个理由。
但高三的到来,才让我急迫地意识到是要放手一搏迎战高考,还是默默消沉外出打工?
当然是前者!
高三开学没多久,我们花了一个下午搬迁了教室,离开了学习两年之久的老地方,从博学楼搬到了旁边的明辨楼。明辨楼上挂着一块LED的显示屏,上面清晰地显示着高考倒计时,每次迎面走过时,看着上面高亮的红色数字一天天变小,真的很扎心。
高三的上学期还是冬天,天气格外阴冷,为了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只能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天还没亮,学校专用的老人机便按照程序设定响起了闹铃,心底里纠结了片刻后还是咬咬牙掀开被子起了床,当时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想睡一个没有闹钟的好觉。
用冰凉的自来水快速洗漱后,提起昨晚带回寝室看的书,快步走向教学楼。从教学楼后面看去,各个教室里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灯光。由于没有到特定时间,整栋教学楼的电源总闸未被开启,同学们都是自备折叠小台灯,在微弱的灯光下赶着多刷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现在想来,当时的台灯就像我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一天一冲。
广播里的起床铃响了,两首音乐过后是运动员进行曲,不得不停下手中的题,带上要读要背的教材资料,下楼集合跑操,此时天已经比较亮了。
跑操结束后,立刻调整队形,正对着高考倒计时的显示屏,体育委员带着全班激情宣誓,宣誓的内容大概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的“八班,必胜!”重复三遍。
高三做什么都赶,吃饭洗澡上厕所都赶,能用上的时间都用上,所以我索性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有的孤独,你必须忍受,有的陪伴,只是虚妄。
高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基本上就是全方位的复习了,最最回归本真的方法就是查缺补漏。上课期间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之前没学会的,现在又漏学,还有谁能帮你呢?
在查缺补漏方面,我用过一个小方法,真的很管用,准备一个全新的小本子,不需要多好看,不限定学科,把平时理解错的,漏掉的,记了又忘的,考试错的,突然理解的知识点等等,立即写在本子上,然后看教材找资料透彻理解,接下来的要求只有一个,本子必须放在课桌最上面,不论下课还是上厕所,一有空就看,发毒誓也要把它记下来。这些遗漏的知识点就像你打游戏时提升段位,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每天都在进步一点点。
还有一个最让我受益的方法没有之一,就是问老师问题。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说,不思考的人是没有问题可问的。会思考的人有问题往往并不用去问他人,因为他们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那些问题。如果你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并不能理解,最好的方法还是问老师。老师能找到你思维的漏洞,你也能学到老师的思维方法,交流中也加深了你在老师心中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也有人怯于向老师提问。胆量是锻炼出来的,多问几次就不会害羞了。老师其实就是一个资源用之不竭的宝库,但开发资源的前提是不能多个人同时进行。班上同学那么多,老师精力有限,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抢先开发占用资源。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写作,你问我快速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有没有?我的答案是没有。写作考察的无非是你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只有两个字看书,你必须带着思考看书。高三时间紧张,长篇著作的书肯定是不推荐看的。最好是看简短的杂志报刊,素材专栏。看到好的素材一定一定要多看两遍,甚至把大概背下来,以后能不能用上说不定,但不记下来是肯定用不上的。真正的好素材是小众的,那种众人皆知的烂俗素材要尽可能弃用。名人名言影视剧的经典台词同样的重要,要多背,一句名言的运用,能提高你作文的逼格,能给阅卷老师造成一种你博览群书的错觉。名言素材积累多了,不要担心忘记,真正写作时能用上自然会出现在你脑海。
真的!我的高考作文是全国卷的漫画作文,两个小孩,两种成绩,得到的却是家长不同的态度,巴掌和红唇。显然这是反映家长对于孩子成绩的教育问题,于是果断定下写作基调,教育不能太功利!分析了漫画内容亮明自己的观点后,我用了北大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制定满满的周末学习计划作为反面素材,写到后面脑海突然蹦出前不久在意林中看到的艺术家阎肃教育儿子的正面素材,一正一反做对比,一篇一千字的作文就完成了。最后作文得分也很让我惊喜。由于我第一时间就写作文,耗时有点久,导致我前面的选择题做的很不理想。所以作文一定要控制在一个小时内。甚至可以细化写作时间,写作的地方有三版空格,填完一版空格的时间必须要在20分钟内。
文综的考题都比较灵活,更贴近生活。看到考题我都有一种教材白学的感觉。所以这方面我很薄弱。但考试时间一定要有很强的警觉性,选择题要用掉的时间,三个学科分配的时间,以及机动时间,都要心中有数。
就在要逼近高考的那最后一个月里,我的成绩也有了比较好的进步,但算不上优秀。
高考前一天,天气炎热,下午我们集体看考场前,班主任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崭新的十元纸币,大家纸币上的冠号末尾三个数都是500到600多,寓意了老师对我们高考的祝福。这张钱现在还置于家中抽屉,是不能花掉的。
高考第二天考完最后一场英语时,并没有自己期待已久的如释重负的感觉,或许还是自己努力不够吧。
然后我们外出聚餐吃饭,在大家吃的正high时,我感觉啤酒在胃里翻滚,很难受,索性走出去透气。我望着远处的正在施工的建筑,想了很久,明年的今天,我会在哪呢?
总之最后的高考成绩相对之前的自己而言也说的过去吧。我们班的总体成绩更是相当不错哦,成为班主任教学史上以来考的最好的一届。
如果你看到了最后,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华丽逆袭高考的故事,但我战胜的是之前那个庸常的自己。
经历了高三这一年,获益了太多,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常常觉得高三的苦都经历过,还有什么不能面对?也强烈地感到,你必须为了自己而全力付出。
那些无数个夜晚里,全班同学坐在教室埋头刷题的场景,至今也历历在目。但高三这样的苦,我想经历一次就足够了。
距离高考还有60天,你能改变的有很多,但永远不要轻言的就是放弃两个字。
祝你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