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向城是我的初中老师,教的代数。他中等的个头,一双单眼皮下是炯炯有神的二目,有点漫长的脸庞很是白皙。他经常留着一头偏分的长发,很有文艺范儿。
他讲课的语调比较慢,好像生怕学生听不懂似的,凡是重点,有时候会反复讲上好几次。他虽然说话慢,但却吐字清晰,甚至是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记得刚入学时,才接触数学很是头疼,虽然他煞费苦心的讲解,对代数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第一次的数学考试当然很不理想,因为我们乡中是寄宿式学校,他晚上就把我和其他学生叫到他的屋子(那时候老师办公生活都是一间房子),耐心地给每个不懂的同学开小灶。
功夫不负有心人,孟老师的关怀教导终于有了成果,我们几个人的代数提高不少,学期末都考的很不错的成绩。
至今还孟老师很开心,咧开嘴笑的很由衷、很幸福的样子,还漏出了几颗不是很整齐的大牙,很明显那是吸烟熏得黄迹斑斑的门牙。
他平时穿着很朴素,看着有点不修边幅的意味,但衣服向来都是很干净,就像他白皙的面庞。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6521/2b2c91217c2c2745.jpeg)
孟向城老师虽然教的是数学,但他却是非常的爱好书法,写得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他的屋子里也有很多字帖之类,有时候得闲,也会教喜欢写写画画的同学几手。
受他的影响,就连我这对书法不感兴趣的学生,兴致一来,也会比猫画虎地胡涂乱写几下,而他也不生气,不怕浪费洁白的纸张,不论你是不是用心,他还在一旁认真地给你指点。
原来一直以为孟向城老师只是爱好书法而已,只不过是工作之余,陶冶情操、舞文弄墨的消遣时光了事。 直到有一次,周末放学骑自行车回家路上,突然看见他正在给新修建的河堤写碑文。他写的很是认真,因为碑身并不大,工工整整的小楷几乎写满了,这时候才感到孟老师真是有才啊。
后来听同学和其他老师讲才知道,孟老师这是尽义务,帮乡里有关部门干活写的碑文。因为都知道他书法写得好,乡里很多的路牌了,墙体宣传了等等,都会找他帮忙。
虽然是义务工,多是乡里派的官活儿,没有啥报酬之类,但孟老师总是乐呵呵的愿意去写,很好的完成每一个作品,就像他教学生一样,每个都要教好。
如果说起初中老师的印象,那孟向城老师绝对是最深的一个,虽然有点严肃,但执着敬业,童心十足。遗憾的是三年初中太为短暂,和孟老师的缘分随着毕业而告一段落。
等到参加工作若干年后,初中同学相遇的不少了,老班长倡议,搞个同学会,方便联络,再叙友情。
同学会起初几年还办的像模像样,有会长、副会长和财务专干,除了定期不定期聚会外,还积极参与同学们家的婚丧嫁娶大事,让同学再次感到友情的温暖。但同学会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最后还是停办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6521/5b30d613f7aa5ce6.jpg)
记忆犹新的还是第一次同学聚会,热情的老班长就请了三个老师参加,孟向城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因为是首次聚会,久未见面的同学们都相见恨晚,攀谈甚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个开公司的大老板同学趁着酒意对孟向城老师说:孟老师,我给你出本书法合集吧。因为听说孟老师写的作品很多,就是没钱出品。
孟老师一听很吃惊,也很高兴,就问他,你办公室在哪儿,改天给你送过去点书法作品看看。那同学随口道,我有四五个办公室里,你送哪里?弄得孟老师很不自在,也没再提及此事。
事过多年之后,听几个要好同学说,孟老师这些年精神有点不正常了,整天找那个同学说出书的事儿。而那个同学的公司生意大不如前,很不景气,也没有下文了。
大概是三四年前吧,一个在老家的同学,他和孟老师同村,忽然发了个朋友圈,说今天老师出殡,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回去看看,送老师一程。
当时正在外地出差,吃惊不小,赶紧打电话过去问,才知道孟老师很早就有抑郁症,并且逐渐严重起来,整天精神恍惚,到处跑着找人帮他出书,家里也四处给他寻医问药,百方医治,但病还是越来越严重,终是没有救过来他的命。
孟向城老师走了,像很多普通人一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如同他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上似的。我想他走的一定不甘心,有遗憾,因为他惦念的书还没有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