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医道真(八百七十六)

悟医道真(八百七十六)

作者: 妙手柯楠 | 来源:发表于2022-10-28 06:35 被阅读0次
达乎道则明于理。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黄帝曰:善哉夫子之言乎!其所谓刺必法星辰者,余已闻之详矣。然刺不自今始,愿闻法往古者如何。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

岐伯对曰:法往古者,先讲问古人之针经而熟习之也,至行刺而考验于来今者,则宜先知夫日之寒温,以定血气,月之虚盛,以决补泻,四时气之浮沉,以辨升降,而调济于病者之身,观其病之应候应气,立有效验也。

“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营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

至针刺于内,莫知其形,而观于冥冥未判之际者,言病之形状气色,在营在卫,皆未形著于外,人所不觉工独知之也。

斯时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者,非特他人莫识其用,即病者亦莫测其神。惟精于刺者,常先见之,然而工虽先见,究不曾形著于外,故谓之观于冥冥焉。

“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

能观于冥冥,则精神所注,通于无穷,可为法于天下,以传于后世也。惟其如是,此工之所以参造化,决生死,而独标神异也。

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众人皆不能见其神也。况神于针者,视之而无形可视,尝之而无味可尝,独往独来,妙不可测,故谓之曰冥冥,亦若神之髣兮髴兮,难为象也。

相关文章

  • 悟医道真(八百七十六)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黄帝曰:善哉夫子之言乎!其所谓刺必法星辰者,余已闻之详矣。然刺...

  • 悟医道真(六百)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

  • 悟医道真(九百三十)

    “肾热病者,先腰痛痠,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

  • 悟医道真(九百五十)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

  • 悟医道真(九百七十)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藏?” 黄帝曰:夫病春之温疟与冬之寒疟,而皆安舍不发者,客舍于何脏也? “...

  • 悟医道真(九百九十)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黄帝问曰:五脏咳状,既各不同,然则六腑之咳,其状奈何?兼其病必有所受,愿夫子明...

  • 悟医道真(一千零二)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炅则气泄者,盖热则行,行则卫通,卫通则腠理开,营卫相感,内之魄汗,得以...

  • 悟医道真(一千零三)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 黄帝问曰:人有病心腹满,能旦食不能暮食者,...

  • 悟医道真(一千零五)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黄帝曰:病有少腹胀盛,上下左右皆有痕...

  • 悟医道真(一千零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黄帝曰:人有身体髀股及䯒皆浮大而肿,兼环绕其脐而痛者,是为何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医道真(八百七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sy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