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观察日记3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4292/d5836f89c2e18bed.jpg)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阴
今天是农历三月三,无晴日,天空阴沉沉。
昨夜雷鸣雨下,又一个春雨喜临的日子。春天里,一场春雨,总能给人无限的遐想。有文采的人,又会说出几段优美的诗句。
现代人不同于古人了,都不大喜欢吟诗作词了。
若是李白、杜甫在当今,他们定会吟诵出一首首流芳千古的诗句来。
查了一下百度,不曾见李白对“三月三”写的诗句。当年的当日,李白在忙些什么呢?怎么不对这么一个美好且重要的日子留下诗句呢?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倒是写了一首《丽人行》,将三月三的好天气,人们出行踏青游玩的情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春雨过后的清晨,空气清爽。万物沐春雨,生机无限长。
一眼望出去,樟树新叶嫩绿微黄,其他被雨水清选过的树梢枝头,都是干净青绿的,给人的感觉:一切都是美好清新的。
上班路过蒙山路桥头,一棵构树的嫩叶初露,花穗刚发。曾听说过,此时正是将其花穗采摘作菜吃的好时令。我记起,前几天我路过时,看见一个老翁用方便袋将花穗一个个摘入袋中。他的老夫人则坐在一边的轮椅上,看着他采摘。
这个画面,现在想来,很唯美。两位老人,一定是要用这花穗做道美菜,品尝这春天的味道!
下了桥台阶,过桥洞。 一位老人正在桥洞下,悠闲地打着太极。之前,我经常见到他。这是一位坚持不懈的老人,一直在坚持锻炼身体。在这个瘟疫还未散去的时候,坚持身体锻炼,该是多么的应景和重要!
旁边的绿化带上,一群园林工人正在移栽花木。春天,花木移栽正当时。我们在春天见到的樱花白,海棠红,紫荆艳,不正是这些园林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果么?
河道上,一艘木船徐徐地划过水面,自西向东而来。船头上,站着两位拿着舀子的工人,扫视着河面上的漂浮物。若有垃圾等废弃物漂在水面上,他们便一舀而上。他们是河面的清洁工,净化着河水。
我曾想,一条清洁的河,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这些河面清洁工维护着这条河的洁净,就是在维护这个城市的生命。
春日的美丽,正是他们这些人的付出。其实,他们也正是这春日中的一面风景!
在这个小城里,没见到有关三月三的活动,也没听到有关什么说法。人们如往日一样正常地做着各自的事情。
而在我的家乡,则有着“三月三赶庙会”的习俗。
往年在三月初二的晚上,就有许多人驾车,或者步行,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地明显陵,等待在那里,直到三月三日的零点,赶烧头柱香。
明显陵的神道边,则在初二下午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点,卖香表、算命看相、卖烧烤点心水果等,一应俱全。人们烧完香,再逛逛这个如集市一般热闹的“庙会”。
庙会一直持续到三月三的下午。一整天加半夜的烧香和庙会,也促进了家乡的旅游经济,是家乡每年春上的一项重要活动。
原来我在家乡时,从未去赶过三月三庙会。我也不愿去凑那个热闹。人多嘈杂,且还熬夜,不划算。况且我还真不信,到这个明朝皇帝父母的墓地烧香,能祈愿保佑到自己什么。
今年,这个庙会因为疫情取消。我不知道那些要烧香的人们今年会怎么办。无地可烧,那就心有祈愿就好。烧香,只是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愿而已。
我的母亲,从不到外面去烧香。每年的三月三,或者其他一些重要的日子,以及我们全家人的生日,她会在她的香房里烧香敬烛,为我们全家人祈愿!这是母亲一个老人的信仰,我们都予以尊重。只要母亲好,她所做所念,我们都表示支持!
今天三月三,虽未给母亲打电话,但我能确信,母亲今天一早一定是烧了香的。因为,母亲的习惯,我已深知铭记于心!
三月三,在古时,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称为上巳节,说是轩辕皇帝的诞辰。而如今,人们大多已忘记这个节日,在部分少数民族中还保有传统。我的家乡,在这天也只是有烧香赶庙会这一活动形式而已。
“寻春只须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我眼观了春日,搜寻了旧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4292/c0f9e56b18c03ec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4292/06cb262ef4edeec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