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由外研社,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和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术研讨会。
作为听者,印象深刻的是大会嘉宾IRA前主席Timothy Shanahan和Diane Barone的发言,尤其是最后的Panel Discussion环节。
撇开具体的术不说,重视英语阅读和研究英语阅读之道在渐成规模是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外研社不遗余力为一线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资源与方法。同时,也有一部分书籍走入家庭,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播种阅读。
想一想🤔️,阅读素养的形成或许离不开学校教育,但阅读开端与习惯养成很大程度上始于家庭。
所谓SSR,其实可能正是很多家庭内部成员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常态,长年累月的积累,从幼年到童年再到少年的坚持,兴趣、动力与处理文本信息的经验与其他同龄人截然不同。
所谓Reading Circle,也是为放大读有所思的过程,放慢脚步,变换形式,把一个完整连贯的阅读动作从几个角度拆分的慢板分析与回放吧?而在善于读书的头脑中,这个过程好像会无师自通。
不同的是,此刻作为研究方法,它们被提炼出来,然后再分步骤实施在那些有待塑与引导的小脑袋瓜里去。它们是显性、稳定、无害、可见,可测量的标准化方法,对于大多数人又是一套思维训练体操,坚持练习可以提升健康指数,有助于更快奔向语言素养提升的康庄大道。
而对于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孩子们,或许需要的是空间,还是不破坏了他们的惊人模式为好。
或许有人抱怨孩子错过了阅读敏感期,可学校教育的打磨与改造力也不容忽视呢,因为那毕竟是从K到12级数年间不可逆的成长与趋稳的岁月。
学校里,每一秒的你,都不一样,不仅是身体,更是心智、习惯与情感的微妙变化。反而常常是身边父母,对每天发生的细微变化后知后觉。鱼和熊掌如何可以兼得已经被现实踢出讨论范围之外。
播种阅读,认识世界 Day 22回到Timothy Shanahan教授的报告———Teaching with Complex Text。听着细致入微,读着案例精彩,把我暂时拉回到纯净无害,术业有专攻的学生时代,远离喧嚣的感觉十分完满。而对于复杂文本的解读,不必再烧疲惫的脑去破译解码,而只需握住一条主线“前因·后果”,把简单的东西用到极致,照样可以升堂入室。
播种阅读,认识世界 Day 22Diane女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就像在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上面升华出一团团五彩祥云,后面还有我们相信、正在追求却并未到达的空间。听完报告就会发现,她是一位真正的行动研究专家。此时语言有国界,理想无边界。
播种阅读,认识世界 Day 22最后的Panel Discussion环节真实得让人惊喜,有那么多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赶路人,一起分享困惑,一起众筹思路,一起探究意义,一起寻找答案。
Read the word, read the world.播种阅读,认识世界 Day 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