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了社会的常态。
或许我们想着,熬夜也没什么,后面补觉补回来就是了。可是事实上,我们究竟能否找回熬夜失去的睡眠呢?
一直以来,我们对睡眠本身都不甚了解,这造成我们对睡眠的不重视,那么睡眠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睡眠的过程
1952年,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尤金 · 阿塞林斯基和他的导师纳塞尼尔 · 克莱德曼教授在观察婴儿睡眠状态下眼球的运动模式时有了一项重要发现:
一些阶段下,婴儿的眼球在眼皮底下快速转动,而此时的脑电波与清醒时几乎一致;另一些阶段下,眼球停下不动,脑电波也呈现缓慢波动的状态。教授一开始并不相信自己的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个普遍现象,他认为或许是一种偶然,因此他观察自己女儿的睡眠情况,结果和学生的结果一模一样!
因此他们将眼球快速转动的睡眠阶段命名为快速眼动睡眠;而眼球停下不动的阶段命名为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睡眠模式在整个睡眠阶段交替循环,构成我们的睡眠。
可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是不能理解这样两个过程。我们还需要知道脑电波这个概念。在我们睡眠的时候,大脑内的神经元仍旧会相互传递信号,而我们通过装置捕捉这样的信号,呈现在眼前的信息就是脑电波。脑电波活跃,则大脑保持清醒;脑电波缓慢,则大脑也处于休息状态。而研究者便是借助脑电波判断睡眠情况。研究发现,两种睡眠模式大约90分钟便会转换一次。而这样的转换周期一晚大约会循环5次,也就是7.5个小时左右。
也就是说,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也会有一段时间保持清醒。那么这段时间大脑都在干什么呢?
睡眠的意义
要理解睡眠的时候大脑在干什么,我们首先要清楚睡眠对大脑的意义是什么。
1924年,德国研究员约翰 ·詹金斯和卡尔 · 大伦巴赫在康奈尔大学做了一项实验:
他们征集一批大学生,让他们学习一些口头信息。然后让一部分人一直保持清醒,而另一部分人则睡了一夜,之后对两批人分别检验口头信息的记忆情况。结果睡了一夜的那部分人记忆效果明显优于一直保持清醒的人。这个实验在现在看来非常粗糙,但是后续的一系列相关研究都证实了结论——睡眠有助于巩固信息,而清醒却会造成遗忘!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人的脑中,有一个叫做海马体的结构。人在清醒时,大脑会不断从外界获取信息,而这些信息便暂时存储在海马体中。但是海马体的存储容量是有上限的,多余的信息就会有遗忘的风险。因此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些记忆数据便从海马体转移到大脑皮层进行长期存储。而这样,海马体又可以储存新的信息。
梦是什么
在海马体体将记忆数据转移到大脑皮层之后,大脑便会认真思考这些信息,同时以一种抽象的、匪夷所思的方式将新接收的知识同旧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这,便是梦境的由来。大脑的利用梦境使用这些知识,对于提升知识之间的串联,提升人的创造力有很大的作用,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事实上,梦境突破我们的现有认知,对人造成启发在历史上早有佐证:凯库勒梦见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从而发现苯分子的结构;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周期表等等。这些都是梦境有助于人类提升创造性的最好的例证。
睡眠不足的危害
睡眠不足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困扰,长期睡眠不足会带来以下危害:
Ⅰ 专注力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无法集中精力,对生活造成巨大困扰,尤其是驾驶车辆。据统计大概有20%至3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疲劳驾驶引起的。疲劳驾驶所带来的危险甚至比酒驾还要大!
Ⅱ 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人在睡眠状态下,脑脊液会清除大脑白天神经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包括β - 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症有关)。成年后少睡会显著增加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前总统里根,他们都曾经因为自己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而骄傲。但是他们在老年后都患上阿尔茨海默症。
Ⅲ 睡眠与情绪控制有关。大脑中的杏仁体结构是产生强烈情绪和应急反应的关键位置。参与者中受到睡眠剥夺的人,他们的杏仁体参与的情绪反应显著增加了60%以上。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睡眠的人,他们更容易暴躁易怒,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同时研究发现,一整夜睡眠之后,与人的理性相关的前额叶皮质与杏仁体产生强力的链接,从而发挥情绪抑制作用调控杏仁体这个情绪中心。而睡眠不足的人,这样的调控作用就会减弱。
Ⅳ 睡眠不足与身体健康有关。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增加罹患癌症的概率;同时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导致猝死、身体激素紊乱、肥胖、焦虑等一系列身体和精神疾病。
综上,对我们来说,保持一个充足健康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和日常工作学习都有巨大的帮助。而熬夜所造成的睡眠不足实在难以补全,因而我们都应当尽量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保护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