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参加Helen老师的培训,提到“生命的色彩”。
Helen老师,曾经担任过多年知名外企的HRD,如今作为创业者创立了自己的培训公司,已经为我们公司做了多年的持续培训。每次培训,都让我们又怕又爱,因为她的课程上,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她的“灵魂拷问”,袒露内心。然而,几年的培训下来,发现她的培训,往往是从人性出发,发掘职场上正确的沟通方式、管理行为。我们在痛苦中,发现自己也在蜕变。
去年培训中有一个环节,每人分享自己童年的颜色。每人回忆自己的童年,选取一个颜色来形容,并且说出背后的故事。我们围坐一圈,我听到了我的同事们白色、蓝色、粉红的童年回忆,我也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色彩:绿色。因为我是在山里长大,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青山绿水之间的自由玩耍。
而当时Helen老师分享她的童年,竟然是灰色。难以想象,眼前的这位睿智成熟、犀利坦诚、善通人心、长发飘飘的老师,居然说她的童年是灰色。她说她的童年回忆里充满了父亲的强硬、母亲的懦弱。
今天谈到愿景的时候,当有同事说愿景是“成为有价值的人”,Helen老师立马点出:
这样的愿景,背后的信念是什么,是不是认为自己现在是没有价值的?
Helen老师说,背后有可能有这么三个信念:
我没有价值、我没用、我不值得被爱。
听着让人毛骨悚然。
这时,Helen老师微笑着看着我们说:“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信念。”
我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现在的她太强大了。看不出一点痕迹。
她接着说:“现在我已经完全没有这些信念了。”
“18岁后,你就会画上其他的色彩,有了五彩的人生。但是童年的色彩是你的底色,有了它,也就有了独特的你。”
我听了这句话后,心里暗暗叫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带来了原生家庭的父母的影响的印记。而每个人的童年不一定都是完美的,甚至有很多痛苦不堪的经历。长大后,想努力忘却那些痛苦的回忆,想克服家庭曾经的压抑带来的影响,却没有发现,其实从那痛苦和压抑中长出了自己的独特的生命。就像那破茧而出的蝴蝶,痛苦的过程也是成就的过程。比如,曾经被歧视,有自卑,同时也发展出自强;曾经被约束,有胆小,同时发展出挣脱时的冲力;曾经被粗暴对待,有叛逆,同时发展出对弱小的同理心…
而在经历过一段长长的人生后,经过各种回顾、修复、痊愈,回头望,对童年的底色,会有超脱一些的心境,感觉可能未必是欣赏,而是接纳。
曾经的惊涛骇浪,化为如今的风平浪静。
就像Helen老师今天,平静地说完,对着我们眨巴眨巴眼睛,让我感受到,人生是可以翻转的,她,就是一个好的“样本”。没有底色,也没有她如今对人性深入的感悟,没有她对每个弱小者的同理心。
接受底色,它可以为你的人生画板添上一笔难得的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