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Q宝的第157天,因为青灯的身份证已经永远不能注册企鹅家的号了,所以暂时用我个人的百家号写文章,与大家一起交流。这几天大家斗志昂扬,反腐的正义之战如火如荼。青灯相信,以此为契机,假以时日,全民反腐的汪洋大海一定能将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魑魅魍魉"全面吞没。
青灯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廉政之难”这个话题,在古代某些特殊时期,贪腐是个相当难以处理的问题,因为最高统治者对臣下贪污并不在乎。或者是说,他宁可臣下是贪官,是一些只顾吃喝淫乐的酒囊饭袋。因为皇帝最关心的是他的位子,只要不造反,就是好臣子。
先随青灯看几个历史小故事:
1、 宋太祖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 他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喝酒,席间对他们说:“人们追求富贵,不过是想多积攒金钱,你们何不释去兵权,购置美田良宅,为子孙建立永久的产业。你们亦可招致歌姬舞女,每日饮酒取乐,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朕们欲和你们约为婚姻,这样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也很好吗?”
2、刘邦在建立西汉政权不久,就对开国功臣产生了猜忌之心,手握重兵的韩信、英布、彭越相继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时有人对丞相萧何说:“你的大祸将至了,主公连年冒着生命危险在外征战,而你却得以镇守关中不必受征战之苦。给你加封土地和赏赐,表面上是重用你,实际上是因为韩信之事对你放心不下。试想,韩信有赫赫战功尚且被杀,难道你的功劳比韩信还大吗?于是萧何依计用低价“强买民田宅数千万”,显出一副土财主贪财枉法的模样,刘邦果然大喜,笑着对萧何说:“夫相国乃利民。”
3、南朝梁武帝之弟萧宏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聚敛钱财无数,有人告发萧宏在库房里私藏兵器,意欲谋反。梁武帝大惊,亲自到其弟家中逐屋检查,结果打开库房一看,三十余间库房中堆满了铜钱,其余库房中堆满了布、绢、帛、丝、绵、漆、古董、字画等物,不计其数。粱武帝这时疑虑顿消,不仅没有责备萧宏贪婪,反而盛赞萧宏是理财能手,从此对萧宏大为放心。
早在14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苏绰便提出一套利用贪官治理天下的方法:那就是“用贪官,反贪官!”他对宇文泰的理论是:“天下没有不贪的官,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忠心,用罢免贪官的方法排除异己,何乐不为?只要您知道谁是贪官,他贪的越多,越怕你,对你也越忠心!”
宇文泰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反贪呢?”苏绰答曰:“这便是精华所在!百姓没有不很贪官的,即便国家出现问题,那也是贪官害得,您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谴责贪官,百姓肯定和您站在一起,况且灭贪官,抄家,他积累的财产不就成您的了?”
宇文泰听了苏绰的说法,连连拍案叫绝,认为得了帝王心术,终成霸业。
其实古往今来,帝王心术一脉相传,这也正是您对当前的局面不解的原因:明明连我都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什么他反而不知呢?其实不是这样。贪腐、首恶不是不除,而是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积累到教主值得出手,并且一出手就可以挽回无数民心的地步,他就一定会出手,而且出手必是雷霆万击。我们不能因为教主老人家出手不及时或者不如我们的意就放弃了这场“人民战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浸润其中的廉政文化也以其独特的内涵和深刻寓意广为人所传诵、甘之如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清廉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积累了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的廉政文化,给中华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廉政烙印,留下了“廉者,政之本也”、“廉平之德,吏之宝也”等跨越时空的文化佳句。包公、于成龙等清官廉吏,也深受老百姓喜爱,也为历代为政者所推崇。
论语中有言: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意思是说:见到好的品行应思考差距,并努力去赶上;见到恶行恶人不应参与其中,应像手碰触开水一样立刻抽走。
青灯认为孔老夫子这一点说的还不够,见到恶人恶行,我们除了不应参与其中,更应迎难而上,打击恶人、消除恶行,弘扬传统廉政文化,助力打赢正义之战。因为今天的正义之战是为了明天的你我不再遭遇不公,我们今天的努力,是帮助朝廷在扎紧扎牢制度笼子的同时,做到首恶必除,落实朝廷推崇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之政策,所以,正义之战,你我不可缺席,加油共勉!
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雨夜小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