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准格尔 星期四 晴(0℃/-11℃)
(简书日更93天/总日更779天)

人都有逆反心理,尤其是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总有一种打破规则的冲动,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让孩子看手机,玩游戏,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压抑了,就会反其道而行,在私下看手机,玩游戏,甚至会逃课去网吧,使结果变得更糟,甚至有事情也不与家长商量,产生代沟。
遇到烦恼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戈尔丁教给患者的方法。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试着转移注意力。通常情况下,最让人心烦的事都很相似——同样的担忧、同样的自我批评、同样的不堪回首。
“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是直面恐惧”,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烦恼却基本都一样,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每个年代都会遇到同样的烦恼,但是那些优秀的先贤,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而且很多都转化为文字,流传于世,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会阅读,耐下性子,与自己和解,学习前人的优秀经验。
接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身体感受上,看看你是否会感觉紧张,心率或呼吸是否有变化,看看你的肠胃、胸腔、咽喉或其他身体部位是否有感觉。一旦观察到这些想法和感觉,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感觉一下你是怎么吸气、呼气的。有时候,这些烦心的想法和感觉会随着呼吸自然消散。
把注意力从产生焦虑的地方进行转移,管住自己的呼吸、身体,感受自己由内而外的动作,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己的胡思乱想无法改变现状,学会与焦虑共存,通过放松缓解焦虑,而不是用逃避去拖延焦虑,这样只会让下一次的焦虑来得更加猛烈。
注意,这种方法和相信或思考某个想法是不同的。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你要接受的想法是:这些想法总是来来去去,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内容。
很多时候想法来的莫名其妙,一些想法,还有些产生依据,另一些想法则是纯粹的天马行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采纳自己认为有用的,而其他的内容,我们不去强调它的存在,就会如过眼云烟一般,并不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多久,就像是昨晚做的梦,即使在醒来过后思考半天,也仅会想起只言片语,凤毛麟角,我们的杂念也一样,不去关注,就会飞灰湮灭,随风逝去,反而是关注过后,一直存在,难以根除。
随着内疚和愤怒的消散,悲伤常常会浮现出来——这种感觉不会随着呼吸而去。但瓦莱丽发现,当她让自己感受悲伤时,她并不想把悲伤带走。她心里还有容纳悲伤的地方。
这也是很多人深夜emo的原因吧,当夜晚的平静和反省过后,焦虑与内疚被理解,随风散去,仅剩的悲伤便会涌上心头,再遇到同样是悲伤的文案,更激发出这种仅剩的情感,让我们在深夜里,孤独与悲伤交织,更加不能快乐。不过悲伤也是有好处的,在我们深夜emo后,才会在白天里珍惜当下,感受生活中来之不易的幸福,才会对周围的环境抱有善意,成为一个给他人温暖的人。
越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抗诱惑,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大。
越是抵抗消极的想法,这个想法就会在大脑里被提及的次数越多,这样会让大脑误认为这是重要的想法。在反复对抗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消耗着我们的意志力,不如直面它,接受它。坦诚的面对自己,采取物理隔离的方法去减少受诱惑的出现。例如桌子上有巧克力,但是想到目前在节食,不应该吃巧克力,就可以把巧克力放到到远离自己的抽屉里,同时去想肥胖给自己带来的坏处,就会对自己有警醒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