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
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这是屠夫的第 180 篇原创,全文 2400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读完别忘了【点赞】哦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无论投资环境如何,投资者对收益有一个基本要求 —— 跑赢通胀。
理由很简单:跑不赢通胀,任你操作猛如虎,资产都是在缩水。
可仔细一想,为什么明明保本理财已经“跑赢通胀”,我们还是觉得钱不够花、需要学习投资?
或许,是我们误解了这4个字。
01 理财收益高过CPI,为什么你还那么穷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了消费价格的变动,是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上周国家统计局刚公布了2019年12月的CPI数据: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
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如果收益率低于4.5%,那么你的资产实际上缩水了。
想要达到4.5%收益难吗?
难,也不难。
说难,因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收益已经赶不上这个数了。
说不难,因为银行有不少理财产品以“跑赢CPI”为卖点,不难买。
问题是,通过理财产品跑赢CPI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
一个重要原因是:CPI代表不了我们的个人消费结构。
国家统计局在《CPI数据为什么与公众的感受不一致?》提到过:
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数对分类指数、总指数的影响程度不同。
而权数的确定是一个地方总体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和个人的消费结构可能很不一致。
划重点:消费结构。
举个例子,油价上涨时,车主的感受远比其他人强烈,但“平均”下来的CPI可能不那么明显。
又比如,抽烟的人对烟草涨价会有感知,但不抽烟的人几乎不受影响,这就是消费结构的差异。
02 跑赢CPI的穷人,遍地都是
了解指数基金的同学,想必听说过「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
「必需消费品」是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比如农牧渔产品和食品饮料。
生活中少不了鸡鸭鱼猪牛羊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价格涨跌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近期的一大典型就是猪肉 —— 嘴上都说吃不起,销量不见得会下降。
以手机、汽车和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与之相反,需求弹性较高。
不过,随着经济环境提升,可选消费品在咱们家庭生活支出里的比重越来越大。
比如你现在手里拿着的手机,虽然算“可选”,但几乎人手一台,还越买越贵。
有些隐蔽的可选消费品常常被大家忽略,比如孩子上兴趣班和补习班的学费。
现代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越来越多,兴趣班和补习班也随着“起跑线论”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刚需。
这种费用屠夫甚至不确定是否有纳入CPI,毕竟不少补习班还是以老师开小灶的方式,悄悄进行的。
除此之外,让你沦为「跑赢CPI的穷人」的另一个因素是:房价。
编制规则清晰表明:
商品房的购房价格不在CPI考虑范围。
可现实是,购房是许多家庭要办的一件大事,甚至是许多人一生最大的一次支出。
如果把学区房的溢价考虑进去,房价的影响就更大了。
我们对物价的感受和CPI不一样,关键在于消费结构的差异。
CPI是按一定权重计算出来的平均结果,就像我们常常吐槽的“平均工资”一样,往往和个人相去甚远。
可选消费品和未被纳入CPI的支出,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差异,所以 ——
跑赢CPI,
解决不了你资产缩水的问题。
03 如何正确地理解通胀
许多人把通货膨胀等同于CPI涨得快,这是不对的。
国家统计局在官网有专门撰文解释,反映物价变化的CPI虽然是观察通胀的重要指标,却不是通货膨胀本身。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可参考国家统计局官网《CPI与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重点在于4个字:货币贬值。
关注半天候资产配置组合的同学都知道,屠夫将组合里的资产分为4个大类:
权益资产,以股票指数基金为代表
债券资产,以利率债指数基金为代表
另类投资,以黄金、原油和REITs为代表
现金,以货币基金为代表
现金只保持5%的最小比例,可屠夫一直留着,为什么?
因为货币 (现金) 和其他资产的相对价值,是有意义的
—— 货币本身,就是一类资产。
当我们把货币当作一类资产时,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某一资产发生贬值时,持有其他资产可以对冲这个风险。
现在这个“某一资产”等于货币,“贬值风险”就是通货膨胀。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
哪一类资产
对冲通胀效果最好?
04 对冲通胀的正确姿势
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中,用142年的数据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下图展示的是1871~2012年的股票、债券与短期国债在1年及30年持有期内,经通过膨胀调整后的年复合平均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与通货膨胀 (1871~2012年) 数据来源:杰里米·西格尔,《股市长线法宝》在短期内 (持有1年) 股票、债券和短期国债都很难有效地对冲通货膨胀风险。
但是从长期来看 (持有30年) ,股票的实际收益率几乎不受通胀影响,而债券收益率被远远抛在后面。
西格尔教授解释道:
股票代表着对真实资产盈利的要求权。
二战后是有史以来通胀最严重的时期,
而股票的实际收益率并不低于此前150年……
股票在通胀时期保持购买力的能力,
让其成为一种通货膨胀的套期保值工具。
西格尔教授并不是第一个做出类似研究的人。
早在1924年,埃德加·史密斯在《普通股长期投资》中以美国内战至20世纪初的数据证明:
无论物价是上涨还是下跌,
股票的表现都优于债券。
而西格尔教授用更全面的数据重新验证,这个结论依然有效。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同学疑惑:
「民间保值神器」,黄金,不是更好吗?
当然不是。
看过屠夫写的《210年,资产收益率的前世今生》就会知道,黄金连跑赢通胀都勉强,论收益更是被股票和债券甩开一大截……
别跟我说什么“盛世翡翠乱世黄金”,文中的数据囊括1802~2012,两次世界大战都在其中了,你还需要多乱的乱世?
05 写在最后
洋洋洒洒展开了不少,屠夫把关键点浓缩为3条:
因为每个人的消费结构不同,CPI往往和你的实际有出入
加上房价因素,跑赢CPI你也可能资产缩水,沦为「跑赢CPI的穷人」
长期的通货膨胀风险,完全可以通过股权类资产对冲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马上要过年了,辞旧迎新之际最适合反思和总结。
下周二咱们来聊点抽象的:投资三见。
敬请期待!
文:屠夫1868
欢迎关注:基业长红
转载需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