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清朝戊戌变法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873——1929)先生在《少年中国说》里的经典名句,也是梁先生报国主张的思想灵魂。一直以来,这段话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追求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前赴后继!
1
绵延起伏的陕北高原,每逢盛夏季节,阳坡地上到处都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谷子地。而那午后的阳光一点儿也不减它炙烤大地的热情,远远地望去,一座座山峦完全被烈炎所笼罩,万物呈现出一派灰亮亮的景象。
多少代以来,这里一直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
吴羽的父母正顶着红杠杠的大太阳,弯着腰、弓着背,近乎于爬行在谷子地里铲锄最后一遍杂草。他们头戴麦子秸秆编织成的发黄、发白的旧草帽,每个人的肩头上都披搭着一条因为擦拭汗水而黑白相间的羊肚子毛巾。看上去,吴浩不准备回家息晌午了,就连他的妻子白翠翠也没有一丝丝准备回家息晌午的迹象。这对年轻的夫妇痴迷在这一片黄土地上了,可又凭什么不这样呢?满村里哪一户人家的男女主人不都是这样一辈子操劳过来的呢?!
地里的每一株谷子苗都在头顶上抽出来唯一一根一拃多长的毛谷穗儿,就像黄花闺女的毛眼眼,楚楚动人。筷子般粗细的谷秆儿,每一处骨节上都生长着左右两片长条形的绿叶,把持着半人高的谷秆的平衡,不至于被风吹刮倒、也不至于被雨水打断了腰身。而那叶子的长短、宽窄、肥厚,完全取决于地主人洒下汗水的多少。庄稼人最清楚人勤地不懒的道理,谷子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
这几天,山地上所有的庄稼都不例外——叶子都被太阳的曝晒而拧成了麻花状,在那里灰塌塌地耷拉着脑袋,一副恹恹欲睡的样子。
吴羽从凉爽的土窑洞里出来,锁住了两扇带有木格窗户的旧木门,将一把半拃长的铁片钥匙拴在了橘红色的高丽纸裤腰带上。当时全国上下都流行这种裤腰带,不分男女,就连复员回来的战士都把部队上发给他们的高丽纸裤带和腰带拿回家里来送人哩。他弯下腰来小心翼翼地提起一个放在门道外边的黑釉陶瓷小饭罐。小饭罐的脖沿儿上拴了一圈细麻绳,相当紧实。里面盛着不满一小罐刚做好的滚烫的豇豆小米稀饭。他用左手提了拴在饭罐口上的绳系,右手扶着一个白色的洋瓷钵子,左肩右胁背着他的草绿色军用挎包——书包。白洋瓷钵子里盛着半碗母亲前不久才腌制好的沙盖泡菜。吴羽准备返回牛栏川初级中学,顺便要把这一罐亲手熬煮好的豇豆小米稀饭送到他正在自留地里给谷子锄最后一遍杂草的父母手里。
牛栏川初级中学很快就到放暑假的时候了。吴羽是在去年夏季的这个时候从牛栏川乡中心小学考进牛栏川乡初级中学的。中心小学和乡中学就隔一道上下坡,直线距离还不到500米。中心小学在西坡的半洼上,校门外是一条黄土大路,路畔下面就是乡初级中学的校园。校园坐北朝南修建起上下两排大石窑,底下一排大石窑的脑畔也就是上面一排大石窑的院子,东边被院墙给封堵了,西边靠墙修了一道楼梯,连通了上、下院。上院住着老师,下院住着学生。下院里大石窑的正南面是一排拱顶式的砖瓦房,是给学生上课的教室。从初一到初三年级各有两个班。
吴羽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从吴家沟村小学转到了牛栏川乡中心小学,在这里上完了小学最后一年学。小学五年级升初一的时候,吴羽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各考了93分,加起来186分,超过了录取分数线66分。吴羽被分在了牛栏川初级中学初一一班。初一年级的两个班共有一百零七名学生,一班有五十三人,二班有五十四人。学生们大部分是从牛栏川中心小学的两个毕业班里考上来的。
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领到了学校分发的新课本。初一新生比上小学时多开设了英语、代数、几何、历史和地理等几门课程。代课老师也一下子就比上小学时多出了好几位,而且还是一门课程由一个老师来教。初一一班的语文课由班主任段和平老师任教。
段老师不是从正规院校里毕业后分配到学校里来的,他是麟州县教育局特派的民办代课老师。
由于段老师的多篇散文和短篇小说经常在省人民广播电台上播出,年终还获了大奖。段老师的语文课教学水平就在市里和省里都出了名。平时还隔三差五地能收到乡邮递员送过来的稿费邮寄单。
每到下午六点钟,学校大门口高高的水泥电线杆上,高音大喇叭准会响起省人民广播电台女播音员那深情而甜美的播诵。时不时还会播出段和平老师的文章哪。这个时候,牛栏川初级中学的大院里,端着绿皮洋瓷钵正在吃饭的学生们都会立刻停止了进食,站立在原地,安静地听那甜美而深情的普通话播诵。
那情景,用当时最流行的话说——真是一种无上的光荣!简直能把人给羡慕死、崇拜死哩!
段老师出生在牛栏川乡段家庄村。那年他参加高考就差1分没被省城的师范大学录取,而后就回到段家庄和他的母亲一起种地去了。
那年初秋,麟州县第一中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段和平老师高三时的班主任武文丽老师专程从县城骑车来到了段家庄村,劝说她的学生段和平再复读一年,近乎保证地说,来年肯定能考上省城的师范大学。那时候的省城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响当当的名牌大学。从那里毕业出来的天之骄子们别说是拥有一个“铁饭碗”了,最差也是当地县里重点中学的任课老师。但是,段和平死活就是不肯离开母亲和段家庄村,说他要帮着母亲种地,供他考上了省城师范大学的双胞胎弟弟段国庆把大学上完。班主任武文丽老师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回到城里后就把段和平推荐给在县教育局当局长的老同学雷国良,在牛栏川初级中学给她的得意门生派放了一个当民办教师的名额。
后来,段和平老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文凭。根据当时的政策,段和平老师教书“转正”的事也只是一个时间迟早的问题了。
牛栏川初级中学在全乡二万多人民的眼中,那是改变农家子弟命运的一座“炼丹炉”。许多从农村来的小小少年就像是一个个活突突的“孙猴子”,在这里经过三年严格的初中教育,和自身的勤奋努力,通过了预选就能获得参加中考的资格,也就有机会考进地区的师范学校、农业学校和林业学校,毕业后就能顺理成章地被县人事局的一纸红头文件分配到县、乡两级的政府部门或公办学校里去工作,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正式干部。
这是当时社会里多少个农家子弟们孜孜不倦、梦寐以求跳出“农门”的大梦想,也是唯一的途径啊!因此,他们经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发奋读书。用当地农民的土话说——上了初中的娃娃们就像是一群“兔鼠子”( 图书子的谐音)!逮着一份复习资料都要反反复复地背诵、反反复复地练习,直到把资料上的内容烂熟于心!
这些毕业后二十岁还不到的年轻人,就已经确定了人生一辈子的工作大事,往往也是确定终身幸福的大事啊!
在当时,只有极少数心气甚高的农家子弟才会选择放弃地区中专学校的录取,走进县立重点高中就读,为三年后考上心目中的名牌大学而努力学习。而今的段和平老师当年就是抱着这样的决心,中考结束后以第一志愿的选择走进了麟州县第一中学的大门。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