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
一个妥瑞氏症患者的痛苦蜕变:你给孩子多少信任,孩子就会给你多少奇

一个妥瑞氏症患者的痛苦蜕变:你给孩子多少信任,孩子就会给你多少奇

作者: rosesnail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09:19 被阅读0次

《嗝嗝老师》里奈拉·玛瑟从小患有妥瑞氏综合症,这种疾病会让她想不停地抽搐,同时还会发出打嗝的声音,有时像狗叫一样,在情绪强烈时,尤其严重。同学们总是嘲笑她,有的老师还把她从课堂上撵出去。

为此,她被18所学校拒绝,12所学校劝退。

有一次爸爸带她去商店买东西,她不停地打嗝,引来周围异样的目光,爸爸感到非常羞愧,回家后向奈拉·玛瑟的妈妈说,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妈妈认为奈拉·玛瑟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孩子。在妈妈的坚持下,圣蒂克学校接纳了她,奈娜·玛瑟最终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

毕业以后,奈拉·玛瑟的志向是当一名教师。但是面试后好多学校嫌弃她的毛病。

妈妈鼓励她坚持梦想,奈拉·玛瑟花了足足五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

工作中她自信,机智,博学,教学成绩非常出色。

她德才兼备,还坐到了校长的座位上。

没有妈妈对她的信任,她不会有如此斐然的成绩。

信任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机会面前,成人有备而去才能抓住机会。孩子不同于成人,孩子的机会很多,那就看家长和老师给还是不给。

有的家长比孩子还脆弱,比孩子还自卑,孩子刚表现出一点儿不恰当,他们就拖着孩子从机会面前溜走。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信任,给他们多少机会他们就会给你多少惊奇。

01 信任是给孩子机会。

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早年被送到省体校集训,训练没几天,她就被劝回家。原因是,她长得太低,接球困难,没有培养价值。

邓亚萍的爸爸是个出色乒乓球运动员,她相信女儿能打好,他分析了邓亚萍的优势和劣势,给邓亚萍总结出一套适合她的训练方式。

爸爸让她穿上25斤重的沙衣,两条腿上各绑2.5斤重的沙袋,去学着接各种“怪球”,这样坚持长期训练后,她从众多运动员中脱颖而出,这为她后来才成为世界冠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零零后》的纪录片里,有个叫刘坤的小男孩,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发现他有很强的探索能力,经常引导和鼓励他去做一些有意思的实验。

但是,刘坤的妈妈认为他的探索精神毫无用处,应该学习语言和数学,这样可以能提高学习成绩,又能拿到一个好分数,于是强迫刘坤进入语言班学习。

妈妈的举措适得其反,刘坤对此不感兴趣,还成了班上最差的孩子,时时感到沮丧、自卑、压抑。

刘坤母亲急功近利,不相信孩子的探索能力,强行制止孩子的爱好,让孩子失去健康成长的时机。

有的孩子好奇心重,什么都喜欢,有的孩子会专注一件事情,不管孩子喜欢什么,父母都应该给其机会。

不要因为孩子的世界观没有成熟,善恶是非分得不太清楚,就擅自替孩子做主,剥夺孩子喜欢的权力,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丢开功利之心,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以孩子的喜好因势利导,给予更多机会,帮助他们成长。

02 信任不是控制,是参与。

看过一故事,有个叫王静阳的女孩子,本来有望进入一流名校学习,谁知她在快升高三时,突发奇想,想参加艺考。

静阳的父母不同意,因为他们都是学京剧的,这个行业的市场不景气,他们时时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他们想让女儿将来入职行政事业单位,压力不大,薪水也不少。

他们决定用家长的权威去控制女儿的想法。软硬兼施,结果女儿初衷不改。

这让静阳的妈妈想到自己年轻时的表现,女儿和她如出一辙。

后来她决定不再控制女儿,只管讲清专业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

女儿选择艺考。

父母忙着帮女儿找艺考指导老师,有时还陪着女儿排练,给女儿加油打气。

女儿静阳还是上了一个父母比较满意的大学。

但是父母一直担心静阳会因为一时冲动而不能善终。他们总是旁敲侧击给孩子鼓劲儿,希望她能踏踏实实地把大学读完。

父母的焦虑女儿看出来了,她这样说:“既然你们信任我,我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们大可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在大学里,静阳经常被人讥讽没有表演天赋。可她不服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表演。大三的时候就被一个导演看中,定为女一号。

父母非常惊讶,原来给了女儿选择的机会,女儿有了担当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者李雪说:“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少一份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父母可能工作不理想,婚姻不幸福,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毛病,但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并不要紧,孩子不希望父母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代替品,试图被教育怎么思考,怎么生活,他们完全可以活出远超出父母想象所及的精彩人生。

03 信任孩子要敬畏和鼓励孩子。

日常生活,孩子总爱做些让父母看似不着调的事,父母很担心,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孩子完全不会出差,是父母不信任孩子。

第一,怀揣一颗敬畏之心。

意大利幼儿教育蒙台梭利说:”每个婴儿在诞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神秘的,伴随着肉体的精神降临于人世间”。

这个“精神”就是精神胚胎,它的成长有它的规律。一个小孩子除了睡觉安静,其他时候总会有各样的动作,没有人教他,不被父母左右,这是他的精神胚胎在指导他。

孩子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形成自己独特的心智模式。父母不用过渡干涉,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足够的爱,使精神胚胎自由成长。

给够物质胚胎足够的物质能量,它足以长成一个令人悦目的身体,同样,给够精神胚胎足够的精神能量,它足以长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不要希图控制孩子长成父母心中的样子,时时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静待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第二,经常鼓励和赞扬孩子。

求鼓励和赞扬是人的本能。

在一个孩子还不会准确地表情达意时,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漂亮的事之后,他们会有一脸小窃喜,撒娇或者做些奇怪的动作,吸引家长的注意。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及时鼓励和赞扬孩子。

我家九岁儿子总爱乱丢东西,常常被我训斥丢三落四。

有一天他把自己的书桌收拾的很整洁,我夸奖了他,后来很少见他乱丢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一切好的行为被鼓励,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得到赞扬和鼓励的孩子,会认为父母信任和支持自己,他们会更加自信。

父母给孩子的信任如同一颗种子,它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长大后会变成一种自信力。

给孩子信任,这是孩子成长必需的精神养料。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妥瑞氏症患者的痛苦蜕变:你给孩子多少信任,孩子就会给你多少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yq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