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这部低成本的国产电影,曾打动了无数的日本观众

这部低成本的国产电影,曾打动了无数的日本观众

作者: 烏云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22:33 被阅读0次

2016年8月15日荐片

国产电影《我们俩》

虫妈还是那句老话。

国产电影中有不少相当优秀的作品。

但尴尬的是并没有太多人知晓。

还一味的唱衰国产片。

虫妈不服,今天就亮出压箱底的宝贝----

2005年的低成本国产影片《我们俩》

导演马俪文。

2002年曾导演处女作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女性特有的细腻给了这两部代表作流畅的情感表达。

但近两年的作品乏善可陈。

主演是金雅琴宫哲

《我们俩》的厉害之处在于-----

用房东和租客的陌生人关系包装了一个老人情感缺失的故事。

在轻松诙谐的情境之下抛出残酷现实。

金雅琴是著名的话剧演员。

曾在《87版红楼梦》、《闲人马大姐》、《我爱我家》等电视剧中奉献过精彩的表演。

《我们俩》是金雅琴第一次接触大银幕。

出演此片时,金雅琴已经81岁了。

凭借娴熟的演技夺得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毋庸置疑-----

这也是一部少有的不靠字幕就能听清对白的国产影片。

毕竟话剧演员扎实的语言功底摆在那里。

全片是二人的独角戏。

在这部影片中,演员的表演撑起了半边天。

老太太(金雅琴饰)只身一人守着北京一处破旧的四合院。

四合院里有一间小杂屋。

老太太将它出租给了中戏学生小马(宫哲饰)。

年轻爱折腾的小马着实给老太太单调沉闷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几十年了这院里也没这么热闹过。”

性格迥然不同的二人相处起来-----

只有“好戏不断”四个字可以形容。

明显的,这是一个房东和租客之间的故事。

但只是表面看起来如此。

老太太孤身一人待在北京。

平时只有一个街坊邻居来陪她唠嗑。

老太太性情古怪耿直,不轻易与陌生人亲近。

这样的形象和我们身边遇到的慈祥老太很不一样。

慈祥老太身后往往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子孙满堂,晚年无忧。

老太太身后有什么呢?

她有一家人,却都不在身边。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

她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享受过生育之福。

收养了几个孩子,最后养成一大家子。

这里面的艰辛即使影片没有直接表现,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老太太在这个四合院住了一辈子。

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

她兴许不愿意离开这里。

但不离开这里还有一个更重大的原因----

给孙子守着作娶媳妇用。

等到孙子娶着了媳妇。

完成最后一项使命的老太太就要搬走。

然而----

老太太并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

她搬回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家里只有一个保姆照看。

直到病逝...

这是一个很残酷又无比真实的故事。

尤其在陌生人给予温情的反衬下...

老太太的一辈子都在逞强。

把爱全部给了非亲生家族。

这样的刀子嘴豆腐心。

却反遭子孙们不解般的嘲讽。

“和自己家人都没这么亲,和一个外人...”

女儿不理解老太太的心。

她对这个养母没有显出丝毫的关怀。

其语气和态度像极了我们身边对老人刻薄的一些人。

甘愿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太太,很难真正得到家人的爱。

她把一切心事藏心里,却也无人去读。

这样的一个老太,怎么可能天天慈眉善目的和陌生人套近乎?

无疑-----

大大咧咧的小马的出现是老太太一生中最难忘的短促时光。

小马这个女孩,单纯倔强。

她根本不把老太太当成老太太。

遇到不平事会和老太太据理力争。

各种手工活也是亲自上阵。

她更是个小人精,跟老太太各种软磨硬泡。

这部影片,首先可以定义为生活喜剧。

导演虽然没有刻意埋伏多少笑料。

但真正的笑点来自于人物本身的性格。

来自于两个迥异人物的对立。

这是一部惹观众笑到最后再催人一把泪的故事。

两人最开始的相处磕磕绊绊。

开场是北京的大雪天,小马来租房。

身处暖炉房的老太太摆出一副刻薄的样子,处处刁难小马。

但这种刻薄你又感觉不到一丝恶毒。

金雅琴的台词让人听着就过瘾。

那语气,那神情,那慢慢悠悠的铿锵劲,那刀子嘴的韧劲...

一个酷老太形象就这么呼之欲出。

小马的出场显得生龙活虎,充满年轻娃的干劲。

她们二人只要凑到一块就能营造一个天然的氛围-----

小孩脾性。

尤其是老太太。

比如,老太太本来答应小马另外接一条电话线。

后来嫌小马电话多,吵着她睡觉。

就悄悄的剪断了电话线,惹得小马跑过来辩论。

老太太辩论不过就耍赖皮。

小马想借老太太的冰箱一用,老太太俏皮的跟她做交易。

说只要给她买一条大鲤鱼就可以,还特意强调说总共就买一条。

还有后来过年的时候,

小马因为电话费的问题和老太太吵了一架。

耍脾气的老太太将小马挂的红灯笼一个个全部打掉地上。

在得知自己冤枉了小马后,

老太太又亲自把打掉的红灯笼一个个重新挂了上去。

这些例子都颇为有趣。

在租房初期,因为电线短路问题二人矛盾骤然升级。

老太太一气之下假牙突然掉了。

我猜这个是意外,金雅琴将错就错,效果出奇的好。

老太太甚至约了另外一对外地夫妻谈租房的事情。

但老太太养孙的出现,无疑促进了她们之间关系的改善。

因为老太太想撮合他们两个。

“我孙子性格可好呢。”

起初带着这样的目的,老太太对小马的态度好了许多。

她们之间的了解也开始增多。

期间老太太还主动示好,做客小马的房间。

在小马明确拒绝了老太太的建议后。

老太太并没有什么不悦,因为内心已经喜欢上了小马。

有这么一个孙女一样的姑娘陪在身旁折腾来折腾去,难得一遇。

从全片看来,老太太只有在和小马相处的时候才露出自己真性情的一面。

小马和男朋友闹别扭,老太太始终放不下心来。

同时慈祥奶奶的形象愈加凸出。

不只是老太太越来越亲近小马。

小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小老太。

天热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跑到老太太屋里躺在凉席上睡觉。

“你看你不客气的,怎么自己房间不躺...”

一声不吭的就把自己的东西放进老太太的冰箱里。

主动帮老太太重新打理房间。

(开启女汉子模式)

帮老太太修缮漏雨的屋顶。

(加强版女汉子模式)

帮老太太修剪头发。

给老太太按摩捶腿。

快过年的时候给院子里挂灯笼增添喜庆。

为拍学校作业叫醒正午睡的老太太使劲折腾。

老太太和小马除了性情耿直这个共同点外,

还有一个共同点-----

内心善良。

比如,小马上房顶掏鸟蛋,老太太气急败坏的阻止。

她非常爱护那个有了十几年历史的鸟窝。

甚至要给小马学校打电话告状。

最后用鸡蛋将小马诱劝成功。

比如,小马在外面看到了一只狗被家人遗弃,便收养了它。

后来还生了小狗仔。

这只狗的主人是个老人,被家人接走了。

狗和老人分离。

这其实也是老太太命运的暗示。

小马一直惦记老太太屋里的那副老画。

用自己的海报换了过来。

但后来老太太不舍得,又给要了回去。

在得知小马和男朋友找了个新住处,不久就要搬走时。

老太太特意将那副老画卷好准备送给小马。

这部影片整整拍了春夏秋冬四季。

故事也演绎了四季。

冬天开篇,秋天收场,转眼又入冬。

这一年的相处,

小马在老太太心里的位置变得无比重要。

当老太太发现小马房间已经搬空的时候,

她充满失落的眼神和追问语气让人唏嘘不已。

真搬走了 真搬空了 就这么搬空了

小马搬走之后,老太太就病倒了,连话都说不成了。

这个消息,令小马猝不及防。

老太太搬到山村后,小马放心不下,去看望她。

老太太的手紧紧握着小马的手...

世间的温情大抵如此。

你有过被老人的手那么紧紧的握着吗?

我有过。

仿佛老人整个颤颤巍巍的生命都押在了上面。

让你不忍丢开。

小马给老太太买了一堆的药。

老太太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眼神里剩下的全是柔弱般的依恋。

世间的偶遇,成为了老太太唯一的心灵依靠。

这里其实折射出的是老人群体的孤独。

他们的情感缺失在现实中极为普遍。

哪怕到现在也是一样。

动物界的生存法则的残酷性在于----

一个动物在年迈后就会遭遇抛弃。

因为它们已经是没有价值的活体标本。

可是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

形成了尊老爱老的人类文明。

可是这一文明在现实中却不断遭遇荆棘。

值得警惕的是----

那些不爱老的年轻晚辈也都会在不远的将来老去。

如果他们老去之后还是遭受到后来者同样的漠视。

这该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绝不是让人快慰的一件事。

日本观众爱《我们俩》

是因为这部片子所关心的和日本电影人所关心的如出一辙。

电影人的终极关怀都会回归到人的本身。

低成本的缺点压根就挡不住它的魅力。

同样的,如今一些热门国产影片,

闪眼的特效和养眼的鲜肉也丝毫遮挡不住片子烂的恶臭。

金雅琴老人前不久已经离世。

此时再看该片,不禁感慨,她真的就从此离去了...

借此缅怀一下吧。

想看片的,b站有资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部低成本的国产电影,曾打动了无数的日本观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a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