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历史读书
《明朝那些事儿》漏掉的“小事”,却不动声色见证明朝辉煌

《明朝那些事儿》漏掉的“小事”,却不动声色见证明朝辉煌

作者: 上官文禄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7:14 被阅读54次

    作为一部火热已久的历史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取材,堪称十分严格。以作者的话说叫“写作三突出”:必须是明朝历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事件,才能在这近百万字篇幅里混个脸熟。以这些“突出”大事串起的明朝兴衰岁月,惹得多少读者感慨。

    不过,“写作突出”的《明朝那些事儿》固然精彩,但由于历史本身太精彩,所以很多被《明朝那些事儿》漏掉的明朝事件,看似不起眼,却各个是璀璨遗珠,不动声色之间,见证明朝耀眼辉煌。

    一:填坑的“自动水利系统”

    《明朝那些事儿》在讲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曾着重讲了其中的大难题:漕运不通。

    但怎么解决这难题?后面的篇幅,基本就是一笔带过:明成祖朱棣任命工部尚书宋礼挂帅,砸钱调兵疏浚河道,终于打通了京杭大运河,确保朱棣欢欢喜喜搬家回北京。以书中原话说:“《永乐大典》都搞出来了,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但当时这事,可没这么简单。

    因为明初的漕运不通,是在为元朝一个昏聩设计填坑:会通河。

    元朝定都北京(元大都)时,为解决漕运难题,特意开凿了从张秋到临清的一段河道,是为会通河。但这条运河投入使用后,却发现是个悲催大坑:会通河河道中间地势恰好高出一块,河道说断流就断流。待到明朝开国后,这条报废的河道,依然动用多少人力却修不好,但倘若狠心抛弃?更有严重水灾隐患。大明要想迁都成功,就要先解决这烂尾工程。

    而在宋礼接盘了这个大坑后,一开始也是栽的惨。三十万民夫士兵勤扒狠挖,全程河床挖深三尺,却该堵照样堵。着急上火的宋礼,经过与沿河民夫百姓集思广益后,终于智慧火花爆发:翻不过这个河道?那就给他灌水!

    于是,人类水利史上一个空前创意诞生了:宋礼在山东东平戴村坝筑坝,把滔滔汶水引入会通河,汹涌而来的激流,轻松就翻过了先前叫人抓狂的河道高地。困扰元明两朝的技术大坑,就以这神奇思维轻松填平。趁热打铁的宋礼,又在会通河周围修了三十八处水闸,专用调控流量。曾经烂尾的会通河,这下彻底畅通无阻,以每年四百万石以上的强大航运能力,漂亮扛起京杭大运河。

    甚至到了几百年后的清代,这套明朝留下的强大水利操控系统,也把来访的欧洲人惊到。康熙年间来华的荷兰使团,一开始坚决不相信这运河的设计思路。还好奇的投几根木棍入水验证,然后就清一色服气。乾隆年间来华的马噶尔尼使团,也对会通河的水闸发出赞叹:“和欧洲的水闸不一样,它的水门构造非常简单,容易控制,修理起来也非常方便。”

    这领先世界的水利工程技术,就这样在明王朝三百年岁月里,默默拓通着大江南北的水路交通,如澎湃不息的血脉,撑着国家强健的筋骨。

    二:“民营企业”造大船

    同样是在明成祖部分里,《明朝那些事儿》大书特书的,还有郑和下西洋时,当时中国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但当年郑和船队威震南洋的大型宝船,还都是由明朝官办船厂建造。可郑和下西洋偃旗息鼓后,明朝的官办船厂也是每况愈下,以明代《使琉球录》记载,到了嘉靖十三年(1532),就连明朝使者出使琉球时乘坐的“封舟”,都要包给福州当地的民营船厂建造。

    这么个重大战舰,民营船厂能造好?其实,这正是明代海运史上,另一个重要大事:明朝民间造船业的逆袭。

    拜明初的“海禁”政策所赐,明初的民间造船业,一度十分萧条,基本职能造些小船。但挡不住的沿海贸易热潮,终于叫民间造船业井喷了。比起一年年衰败,连工匠都凑不齐的官府造船厂,福建广东的民间造船厂,却是越发高大上。海上贸易利润的刺激,“倒逼”着民间船厂不停更新技术,特别是西方殖民者侵扰东南沿海后,大批西方的造船技术,也迅速与中国本土船只融会贯通,各种新技术船只应运而生。

    尤其给大明朝拉风的,就是嘉靖十三年,明朝福州民间造船厂承建的“封舟”。当时的明朝民营造船业,船只造价往往是官船厂的三倍。可封舟关乎大明朝的体面,既然官船厂造不了,当然就得咬牙掏钱请“民企”造,于是一艘阵仗空前的“封舟”诞生了:以《东西洋考》记载,整个封舟长66米,宽19点8米,吃水达四米,海面高度12点5米。放在十六世纪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霸气开到琉球后,果然把琉球官民看跪一片,轻松大扬国威。

    当然造价也不便宜。这样一艘封舟,当时造价高达三千两白银。但以质量说,这钱花得值。

    甚至,在震撼东北亚的露梁海大血战里,傲然远征的大明舰队,其主力战舰,几乎都来自于广东福建浙江各地的民间船厂。这些灭杀七百多日本战舰的辉煌胜利。同样有明朝造船业的心血贡献。

    而放在明朝中后期,那场热闹的航海时代里,借着“隆庆开关”东风走出国门的明朝海船,其强大质量也叫西方人艳羡,当时西班牙驻菲律宾的总督,就曾在1605年组织仿造中国船只。纵横南洋的中国船,也把中国的瓷器丝绸火热销售到世界各地,叫当时的西班牙人发出无奈感慨:“我们的钱都流入了中国人的口袋”。

    三: 有惊无险的《本草纲目》

    《明朝那些事儿》里,曾特意以一整章的篇幅,生动描述伟大医学界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一生。书中那一句“他(李时珍)没有看到《本草纲目》的出版”,更叫多少读者不觉泪目。但书中没讲的,却是李时珍晚年面对的另一个虐心问题:这部《本草纲目》,到底能不能出版?

    事实上,在李时珍踏遍大明山河,为写这部宝典呕心沥血的年代里,能出版一本书,恐怕比写一本书还难。特别是在隆庆至万历早年,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通俗名著,或是四书五经等典籍外。一般人要想出本书,就得自掏腰包。从刻印到编订全是不菲费用,能卖出几本更难说。至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类“学术书籍”,更是冷门中的冷门。

    于是,在《本草纲目》完稿时的万历八年(1580),李时珍就带着他珍贵的书稿来到经济发达的南京,盼着能给这部心血著作找到一个机会。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高额的出版费,只能寄希望有识货的伯乐。现实也不出意外,一盆盆冷水浇过来:无论饱读诗书的名流,还是大腹便便的书商们,拿给这部宝典,都只是冷笑翻几页,然后就随手扔一边。

    多次碰壁以后,李时珍甚至还寄希望朝廷,希望明王朝能够重视此书,以国家力量来出版。可大明朝的各级衙门,对此也反应冷淡。抱着书稿拜会过诸多高官的李时珍,换来的依然是一次次失望。眼看这部中国医学史上的名著 ,就要石沉大海。

    这样的煎熬奔走,一直持续了十年。到万历十八年(1590),转机却突然到来:欣赏李时珍才华的学问家王世贞,为《本草纲目》提写了序言。这部身价倍增的书稿立刻引来关注。南京出版界的新兴出版巨头胡承龙,看过后就拍了胸脯:出版这书?交给我了!

    对这意外的反转,年迈的李时珍也无比振奋,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积劳成疾的他拿出全部精力,兢兢业业修正校对书稿。每一页字甚至每一幅图,都做到精益求精。高强度的三年工作,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刻。他没有看到这部书的出版。但是,他却毫无遗憾,含笑离开。

    李时珍过世两年后,这部遵照李时珍嘱托,精心校对完成的《本草纲目》,终于正式出版,亮相后即轰动海内外,从此成为中华医学史上的不朽宝典。

    有人说,是王世贞的序言“救”了这部书,也有人说,是李时珍运气好,认识了胡承龙这样一位伯乐。但参考历史就知道,比起李时珍艰辛奔走的万历八年,十年后的万历十八年,恰是中国古代图书史上最活跃,文化最繁华的年代,大量畅销书层出不穷,《本草纲目》的成功,堪称生逢其时。

    从无人问津到火热畅销,《本草纲目》的命运,恰是那个文化发达的明朝中后期,生动的缩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那些事儿》漏掉的“小事”,却不动声色见证明朝辉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b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