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500字
[观点]我们该沉思死亡,从而获得生活的勇气

[观点]我们该沉思死亡,从而获得生活的勇气

作者: 时乎命乎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6:22 被阅读13次

     

[观点]我们该沉思死亡,从而获得生活的勇气

如果死亡是我们生存确定的、永恒的结局,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死亡是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内格尔《人的问题》

      一切严肃对待生活的态度,总开始于对死亡的沉思。在《人的问题》这本书里,内格尔讨论了两种对于死亡的态度,一种认为死亡显而易见是一件不好的事,它是我们人所能遭遇的最大的损失;另一种则认为,死亡能够带来损失只是一种幻觉,承受这种损失的主体是谁呢?毕竟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没有人能经历他自己的死亡,一个人只要还活着,他就没有死;而如果他死了,死亡作为一种损失也就失去了它的承受者,因此死亡只是人的生命之外的一个事件。

      内格尔本人在努力的为第一种立场辩护,在他看来第二种观点的错误在于仅仅把死亡看作发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事件,这一事件既然无法被一个生命的主体经验到,因此也就无所谓是一个不幸的事件。而内格尔则指出,人类所经受的不幸,往往并不是因为这一不幸事件本身即是一不好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生了某种怪病,记忆消失、智力蜕化到童年时期,那么对于当下这个智力蜕化了的躯体来说,这一状况是说不上不幸的,但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个不幸的事件,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针对的是曾经的那个成年人,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他本可以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因此这一事件的不幸的性质表现在它打断了那个曾经的成年人可能的生命进程,而不在于当下这个智力蜕化了的状态。死亡所以是一件不幸,也正在于它剥夺了人可能的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死,我们可以设想他可能有的种种生活,享受生活中种种的好处,而死亡则把这一切都剥夺了。因此,死亡所以是不幸的,在于它剥夺了生命的所有可能性。

        就我自己来说,内格尔的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在文章的开头内格尔声名他不拟讨论一个人的死亡对于他人的意义,而只想弄明白一个人的死亡对于他自身意味着什么,但通读全文会发现,他仍然是从外面来讨论一个人的死亡,当我们每一个人在思考死亡的时候,我们很明显试图弄明白我们自己是怎么感受死亡的,已经借由这种对死亡的感受来理解我们自己的生,内格尔很明显的忽略了这一点:死和生只有在彼此那里才能得到理解。因此内格尔仅仅把死亡理解为对生的单纯否定与剥夺,他把一个有待于解释的现象作为单纯的事实接受了下来,这一事实即生命何以本身值得过,而这一点只有通过死亡来理解,死亡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单纯否定,死亡本身即参与着人的生命的建构。

      当然,第一种对于死亡的看法,也即认为死亡只是人的生命之外的一个事件观点则错的更离谱,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死亡显然并不是生命之外的一个幻觉,它甚至不只是人只在未来的才要经受的一种结局,人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死亡,人时时刻刻都把自己领会为一个会死的存在者,时时刻刻都把死亡理解为自己的可能性。

      但是除了这两种观点外,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对于死亡的态度吗?在这里我想提起我很喜欢的女人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本书《人都是要死的》,在这本书中她试图引导我们这样去看待死亡:死亡既不是我们生命之外的一个纯粹的事实,也不是对我们丰满生命的单纯否定,它就紧紧纠缠在我们生命最核心的地方,它是我们生活得以可能的条件,经由死亡我们的生活才是可以理解的。

      在书中,波伏娃塑造了一个永生不死的人,借此她想说明当死亡被排除出人类的生命之后会发生什么,与此相对她又塑造了一个努力的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女人,女人最初是信仰上帝的,但是有一天她忽然意识到仁慈的上帝平等的爱所有人,于是她不再信仰上帝,因为她想独一无二,她不能容忍自己只是一个与他人差不多的所在,她想在世上留下不被消磨的痕迹。很明显这样的两个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长生者如果存在的话,他必定是无法在人类世界生活的。在书中长生者企图借由对女人的爱来恢复有死者的感受,但是最后无奈以失败告终,长生者注定是无法以有死者的生活逻辑去行事的,在做这件事与做另一件事之间,在此时做一件事和彼时做之间,他无法作出选择,他只能做别人给他指定的事。因为有死者所做的每一件事总是已经在某种对意义的理解之下,而意义只能经由时间以及归根结蒂经由人的生命的有限性才显示出来,正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才是有意义的,正是因为人是有死的,所以人的生活才有可能是有意义的。人只能在对死亡的领会中生活,死亡对人显现为一种无限的否定力量,正是在对这一无限的否定力量的反抗中,属人的生活才迸发出各种意义。因此,并不是生命本身是值得过的,所以死亡才被理解为一种不幸,如内格尔所理解的,而是借由死亡的无限否定力量,人才把自己理会为一种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从而使生命焕发出活力的存在者。

      也许生活就像是一场逃亡,死亡像是一个幽灵在时刻追捕着我们,我们必须不停的奔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登上过高山,看到红日在冉冉高升;我们匆匆的掠过大海,回首是汹涌的海潮;我们穿过熙攘的人流,寻常的人间烟火也让我们流连,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再一次机会来经历这些。最后我们心满意足了,停下脚步,等待夜晚降临在大地上。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余华《活着》

相关文章

  • [观点]我们该沉思死亡,从而获得生活的勇气

    如果死亡是我们生存确定的、永恒的结局,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死亡是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内格尔《人的问题》...

  • 死亡与态度

    文/浅草 认识死亡 思考死亡 谈论死亡 我们的人生才能拥有勇气 直面问题与现实 从而使生活更丰富 使自我更具有个性...

  • 25/70   阅读体会

    昨天看完了《我懂你的知识焦虑》,掩卷沉思,我获得的最重要观点是: 阅读是为了升级我们的认知。 为何阅读能升级认知呢...

  • 沉思死亡

    上个月,在梵歌玖士康体验量子排毒7天蝶变重生项目,在体验蝶变重生水疗环节时,在漂浮舱内,我轻轻一躺就能漂浮...

  • 死亡的沉思

    生活在混乱的都市,日常必需品和噪音之中,常带给我们一直阴悒的愉快。有多少的欲念、享受和焦急,又有多少饥渴或酩...

  • 观点逆向法

    观点逆向法,也就是采用一种与常规、大众不同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新颖的见解观点和结论。 这种思维要求我们摆脱从...

  • 我的疑惑∶“内卷”与“双减”,都是“手段”。

    我们的最终观点 [微笑][嘘]教育的本来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从而获得发展#。 然而...

  • 《零极限》| 让你拥有超越一切的平静

    《零极限》这本书主要讲用零极限方法让自己处于超平静状态,从而获得灵感,使得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虽然书中有很多观点不...

  • 我们的悲惨的宇宙

    1. “悲剧讲的不是人们从此过上幸福却乏味的家庭生活,而是讲了人们在通往不可避免的死亡之路上超越理性,从而获得某种...

  • 母亲节快乐2019-05-12(171)

    ​​​ 妈妈都期待自己的孩子阳光、快乐,那么我们自己应该先要有勇气和能力去爱自己、快乐自己,从而获得信心和力量去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点]我们该沉思死亡,从而获得生活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en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