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事的主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场,是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都要演讲了,但还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给演讲定什么主题好。甚至有同学,明天要参加比赛了,今天问我,老师我应该讲点啥?怎样讲? 我只能说,我顶你个肺呀,恕臣妾无能为力!
写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之前,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要思考这个故事的主题,你想说的重点是什么?我通过这些故事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想通过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什么?
就像脱口秀演员池子,被中信银行未经他本人允许,私自以帮助大客户为由打印了他近两年的银行流水,从这件事来说:
有的人的主题是不能因池子是公众人物 就将一方损害无限放大;
有的人的主题是抨击银行调取个人信息太过随意,店大欺客;
有的是从池子事件看各大银行隐私保护水平;
不少律师朋友的主题主要是,普及在什么情况下银行可以调取个人银行流水等等。
为什么你要特别重视主题?
不重视主题会导致你在写作的时候,导致方向性的缺失,讲故事的时候容易迷路,产生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的问题;
主题不确定清楚就会出现信息过多,细节过多,多则乱,乱则损,不利于你中心思想的传达和听众的接收。易经的核心也是少则得,多则惑。
无论是写作的主题,演讲的主题,都要跟听众,场景,讲话者的角色,你的自身条件来决定。
你还要考虑你的主题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感兴趣,能否引发听众好奇心,能不能满足听众求知欲等;
比如说新闻主题就特别注重时效性,不同的时间阶段,你要写作的主题重点也应该完全不同。 还拿池子事件来说:
刚开始大众关心的是池子跟笑果文化之间的纠纷和撕逼过程;
后来大众关心的是银行的骚操作;
再后来大家关注的是我们个人的信息安全问题;
最后,到底是笑果文化笑到最后,池子赔偿三千万,还是笑果文化也像中信银行一样都掉进池子里,这是后面阶段大家会关注的主题焦点,对吧?
宏观主题vs微观主题
你选定的主题是偏宏观好?还是偏微观好?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个要取决于你的听众是谁?人数多少?比如你写作的对象,讲话的对象人数比较多,大众关心的是社会问题,你就适合讲偏宏观的主题;
如果你讲话的对象,写作的对象就是小圈子小范围,只是跟你的朋友唠唠嗑、聊聊天,这种主题就更适合讲细节,讲一件小事儿,偏微观的主题。
从引导语看主题
一般的写作我们都会有一个引导语,一般的演讲都非常重视的是开场。
我们先来看一个新闻是 如何写引导语的:
汤普森的农场的玉米已经堆积成山了,这都是最近两年份数的玉米,足够全国人民吃上两个星期的玉米薄饼,但是政府还在继续给他更多的玉米……
一个好的开场,一个好的引导语,能够引发听众的兴趣,有一些神秘感,引发听众的好奇或者抛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让读者到后面的段落里面去寻找答案,这就是写故事导语的作用;
而一个好的演讲开场也要达到这个效果。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16年的时候有一次演讲的开场,我是这样开场的:
你们知道吗?最近有几位咱们的湖北人,到新加坡去旅游,结果回来的时候,他们的肾脏被莫名其妙的切除了……
当然这只是那几年网上比较流行的一个谣传,我之所以这样开场,一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引出我要讲的主题,演讲也可以向谣言学习,要激发听众的好奇心,演讲中只有干货还不行,就像盐太多了齁嘴一样;还得有一些湿货,湿货是为了干货更好的去传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