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你是否觉得这句话很熟悉?实际上,这句话正是反应了确定效应的商业逻辑。在面对收益状态时,大多数人都是非理性投资者。面对有风险的大收益和确定的小收益,他们会更愿意见好就收,选择确定的小收益。这就是“确定效应”。再举个例子,可能你会更加明白。
现在有两个赌局:赌局A,有100%的机会,赢得100万元;赌局B,有10%的机会赢得500万元,89%的机会赢得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你选哪一个?
这里还会涉及到概率树和期望值,什么叫概率树?什么叫期望值?做一个决策,有30%的可能赚100元,70%的可能赚200元,结果像树一样分叉,就是概率树;100元 x 30% + 200元 x 70% = 170元,这个170元,就是这棵概率树的期望值。
回到这两个赌局。
第一个赌局,100%赢得100万元,很明显,这个赌局的“期望值”就是100万元。第二个赌局呢?期望值是:500万 x 10% + 100万 x 89% + 0 x 1% = 139万。第一个赌局100万,第二个赌局139万,显然我应该选第二个赌局,对吗?
算得没错。恭喜你。但阿莱测试发现,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期望值只有100万的A,而不是139万的B。
这也太不理性了吧!是的,这就是问题所在。大多数人就是不理性的。他们不愿为了看似更大的收益冒风险,而放弃确定的但是小一些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确定效应”。
可能你会想,如果这个确定的收益不是那么诱人怎么办?那不就不符合确定效应么。你想的没错,这个问题会在后续的更新中提及。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碰到类似的确定效益问题,商家就可以利用客户这个心理来制定相应的促销方案或者商业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