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外观世界,主要从提高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入手,挖掘人生五件套-早冥读写跑,从而做到真正的认知觉醒。
本书大纲第四章 专注力
专注力专注力可以分为情绪专注和学习专注。
一个人专注力的高低跟他今后的成就密切相关。身心分离通常指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都会分心走神,一心二用,致使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都相对低下。如果能让感受回归行动,专注当下享受当下,真正能做到身心合一,那就相当于改变了我们的底层行为模式,从而逐渐拉开与普通人的差距。
学习专注同样重要,主动深层次沉浸学习必须有正确的方法:首先,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其次要有老师指导,他人批评或指正,经常自我反思,还要保证始终在拉伸区练习。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后,还需加上大量的练习,才能在走向某一领域走得更远!
第五章 学习力
学习力这章知识点比较多,任何一个点拿出来都能讲半天。
1.匹配
匹配一个底层概念,匹配原则是一个底层规律----一个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在生活中,我们的读书、学习、写作、运动等都适用于这个规律。
如:在今日头条上做读书笔记分享,多久更新一次比较好?
之前对待这个问题我是一脸茫然的,但读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练习。如果三天写一篇很困难,那就一周写一篇;如果一天写两篇,但写出的东西都是在舒适区随便写写,那更新再多也不会有收获。
只要让自己在舒适区边缘持续练习,成长是必然的。这一思想贯穿于全文。
2.深度
要想进步,必须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关键是“缝接”,把新知识缝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这章的知识点思维导图一目了然。
3.关联
关联是对“缝接”的进一步阐述,关联也是聚沙成塔的过程。
4.打造个人知识体系
本节中的知识点能力圈法则,舒适区边缘、触动学习法,前文都有提到,其实本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反复出现的,也侧面说明了这些观点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反思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好习惯,一方面是记录随时的灵感,提高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还有可能写出读者感兴趣的文章,另一方面是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完善。
5.打卡
关于打卡,作者是不赞成的,容易发生动机和目标转移,可以选用记录代替打卡,毕竟学习不是给别人看的,是为自己而学。
6.反馈
是否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 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进步,必须树立作品意识,重视输出,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换取外界的反馈。
7.休息
小时候就听老师说,不要在教室里死读书,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今天作者也告诉我们:科学的学习模式就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不要过度消耗自己,学会停下来主动休息,让自己的精力常常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本节中还提到了著名的“番茄读书法”,其实就是作者提倡的科学的学习模式,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
总结:今天分享的干货有点多,其中每日反思、触动学习法、番茄读书法、写作和打磨作品都是我目前正在实践的方法论,其他的读者朋友们慢慢消化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