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天下,坐江山,是极其复杂的工作,稍有不慎,误入歧途,就很难回头了。刘邦在短短的七年中,从一介布衣,成为九五之尊,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他之所以能以这么快的节奏获得成功,跟他多次在关键时刻选择正确的方向不无关系。而能够帮助他做出正确选择,让刘邦集团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奋勇前进的那个人,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
悉数张良一生的功绩有这样几件:
帮助刘邦快速战胜峣下军。先是利诱,动摇主将之心,然后,力战,消灭其反抗力量。张良此次出谋划策,将一场可能让刘邦赔光老本的战争,以一种轻松划算的方式解决,为刘邦保存了实力,这是张良第一件大功劳。
然后是帮助刘邦在鸿门宴中巧为周旋。项羽因为刘邦最先进入关中,十分嫉恨,范增极力主张消灭刘邦。刘邦集团危在旦夕。就在这时,张良出来了。他利用自己和项羽集团核心人物——项伯之间的关系,软化了项羽的心,将一场灭顶之灾消泯于无形之中。
第三件功劳也不得不说。刘邦进入汉中以后,项羽对刘邦并没有放心,他派了章邯等人把守三秦,将刘邦困在汉中。张良一方面建议刘邦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另一方面,挑拨项羽和齐王田荣之间的关系。张良轻轻松松,为项羽竖立了一个大敌,又轻轻松松,为刘邦赢得了一个喘息的良机。而且,刘邦借着这个机会,得以从汉中发动奇袭,重新占有关中。
第四件功劳,张良巧妙布局,让汉王派遣独当一面的韩信东征,控制了北方广阔的土地。韩信吞并了魏、代、消灭了赵、燕,攻下了齐国,于是,汉朝的铁拳,从关中伸向项羽的大后方。形成两个拳头,内外夹击,收拾项羽,就成了迟早的事情。
第五件功劳,张良建议刘邦,联合了彭越、英布、韩信,然后四路大军,形成合围之势,令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垓下溃围,乌江自刎。
第六件,后来张良在刘邦晚年,帮助吕后维护刘盈的太子地位,推荐商山四皓。太子地位稳定,汉朝也稳定下来,一场血雨腥风的权利角逐也得以避免。张良对汉朝的稳定有贡献,对汉民族的发展与壮大,也是功不可没啊!
当然,张良的大功劳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荥阳止封也是大事件。
不过,在这些大事件之外,笔者发现有一件“小事情”也值得大书特书,这件事情,也能体现张良大战略家的风采。那就是,在初入关中之时,张良曾竭力维护了刘邦集团的正气。
一个组织,一个集团,没有正气,完全受自己贪欲的控制,无法自拔,其结果就会走向覆灭。
刘邦集团在进入关中之前,简直就是一伙盲流,他们从芒砀山走出,跟着刘邦打天下,并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和野心,而且,刘邦自己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理想。所以,他们这一伙人,进入关中以后,见天下财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早已经是心猿意马,口水直流了。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丑态。
先是刘邦手下中高级将领——“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相国世家》)。
然后,刘邦自己更是大手笔,什么都要——“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留侯世家》
大家看,刘邦集团,真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家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强盗般的占有欲展露无遗。
当时,刘邦的爱将樊哙跑来劝说,要刘邦离开,但是,樊哙估计是读书少了,话说得没有力度。还是张良水平高,一语惊醒梦中人。张良是这么说的:“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沛公这才皤然醒悟,从皇宫里面出来,回到军营中。
张良的劝说,促进了刘邦的巨大转变,从此,沛公振作起来,将秦国重宝财物府库全部封存,然后回到霸上,与秦国父老约法三章。
刘邦的这一大转变,为他赢得了关中民心,有了这个基础,将来刘邦才可以在关中立足,并进而夺取天下。刘邦集团的这种新气象,令敌人为之恐惧,范增对项羽说道:“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范增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追根溯源,正是因为张良维护了刘邦集团的正气,才有了刘邦后来的天子气象。
其实,刘邦的这个转变,和他自己的素质也有一定关系,在诸多反秦的首领中,刘邦素来有长者美名。所谓长者,不仅仅只是年长,也有品德仁厚之意,但是,刘邦这个所谓“长者”,也有误入歧途的时候。尤其是,当一个团队里绝大多数重要成员都被胜利冲昏头脑,为钱财美色如痴如狂的时候,作为团队的一员——哪怕是领袖,也很难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更何况,刘邦也好这一口呢?
但是,好在刘邦的团队里,有一股清流,特别是张良,能在团队即将堕落之时,力挽狂澜,把团队领导人刘邦扶上正路,让他想到了自己出兵关中时的初衷。
有多少人在忽然到来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多少人能在自己的团队被物欲控制,难以自拔的时候,能逆批龙鳞,直言进谏?张良做到了,他不仅保证了自己品格节操的纯正,也维护了一个集团的正气!这多么难得可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