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晓艾
周末,花田和儿子一起去参加儿子同学的生日派对。派对是在家里举行的,不仅来了很多同学,还来了一些家长。
小孩子们开心的玩耍,家长们也在热闹的聊天。
小飞的妈妈说:“现在的同事之间,很难找到那种相互支持的感觉了。你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了别人,别人可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花田说:“是的,有时候常常因为这个会很郁闷,但是反过来想想,我们帮助别人其实也没有奢望别人回报我们,所以别人以后是否愿意帮助我们,那是他的选择,他有选择不帮助的权力。”
周围的几个家长听了,也都纷纷点头说到:“是的,帮助别人之前是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要不然回头别人不帮你的时候,心里更难受。”
聊天的时候总是冷静的,特别是聊别人的事情的时候更能做到心如止水。
周末很快结束,星期一到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家长们也要各自上班了。
花田来到公司,一大早就开始了各种忙碌。周一的早晨是最忙的。处理完邮箱中的邮件,又接了好几个电话,好不容易可以空下来喝杯水,又听说老板要过来谈话,好一阵紧张的准备。
正好花田今天要和老板谈一件事情,这个事情牵扯到2个部门,属于花田职责范围内的部分已经结束了,所以花田就想把剩下的部分移交出去。
原想,这个事情应该很简单,只要提出来,老板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和另一个部门确认交接事宜,然后就OK了。
但是,事情往往没有想象的简单,老板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让花田发一封邮件给对方部门,抄送老板,让花田自己推动。
听了这话,花田有些犹豫了,如果事情是这样来操作的话,移交出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老板已经发话了,只能照做。
花田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因为这和老板以往的做事风格完全不同。
自己想了一会儿也没有理出个头绪,就去找平时有事经常一起商量的苏秦。
最近苏秦和老板接触的比较多,因为有一个项目是直接给老板汇报的,所以苏秦应该对老板的变化比较清楚。
花田和苏秦正聊着,突然有同事来找苏秦,听事情并不是什么急事 ,但是苏秦转身就跑到那个同事那边去了。
话正说到一半的苏秦,心里那个郁闷,平时都是苏秦找花田出主意想办法,今天好不容易花田有事情找到了苏秦,结果还是这个情况,胸中一股无名之火就窜上来了,“为什么她有事情找我商量的时候,我都给予全力支持,当我有事情的时候,对方却是这样?”
前一天还在开导别人的花田,今天有同样的事情落在了自己头上,就完全变样了。
人就是这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只有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采取的做法,才是你内心真正所想。
在学校,我们被教育“互相帮助”,在公司,领导也常说“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
帮助别人之前,很多人并没有奢望别人也会帮助自己,但是当自己碰到了事情,急需别人帮助,特别是需要你之前帮助过的人帮忙的时候,情况就完全变了。
陡然间自己仿佛就成了债主,希望对方一定要帮助自己,不帮忙就是打翻友谊的小船。
有时候别人真的很忙, 有时候别人也爱莫能助,不管哪种情况,自己都很难接受得不到帮助的这一事实。
“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更何况很多人都不是“大丈夫”,而是“小女人”。
放下对别人的期望,也是一种放下,生活中需要我们“拿得起”,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放得下”。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