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喵咛先森
图 | 喵咛先森
推荐音乐 | For When You Are Alone For When You Are Alone - Xeuphoria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这个小集子里多是写在15年至19年的,少部分是最近的写作,还请对我的欺骗给予谅解。在离开了校园之后,离散的校园生活被打断,日子被生活、希望、努力、上进、快乐所填满,便似乎很少会很久很久的发呆,也很少很少会过多注意身内事了,似乎事实也证明了,如果脱离了孤独的思索,人就会愈加脱离自身,而看似的融入也只是随波的招摇。在这里并不是提倡卢梭式的生活,相反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依旧怀疑于思索的作用,或是思索的价值,甚至是什么是思索本身,我是否真的在思索这些问题。
其实这些小诗也并不涉及什么思索,只是于发呆有一点瓜葛,那种发呆中有头脑的清澈与空明,幻化与修饰,抽象与联系,心静心止。
有一种相对论的直观表述是做自己喜欢并醉心于之的事情,时间就会飞逝,我是深信不疑的。人对于时间知觉的把控,主要是通过对零散感觉信息的加工而成,小脑和基底核中有部分脑区有助于人类产生时间知觉以及赖以生存的节律。客观的时间与主观的时间尚有分歧,况且对时间的论辩从芝诺或是孔夫子所在之处,直到现在依旧是不清晰的。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禅宗里也有一则小故事,讲的是风动幡动与心动的故事。当然这种境界现在还是求不得的,但求可以先将心安稳。
如果现在让里克尔对我说一句话,也许会是:走向自己的内心,罔顾希望得到的认同与赞扬。这也是我一直所追求而却又始终离我一箭之隔的,对赞扬和认同的渴求贯穿着自卑的渺小,也许是出于社会性的本能吧,而这种看似理性的解释也许只是希求证实自己的行为普遍性与一般性。
诗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节奏、韵律的语言反应生活、抒发情感。”而似乎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应该是文体学家,或是语言学家,或是文学史家,而是写作这种体裁的人自身。阿什贝利有一句话:“我不把诗歌视为封闭的作品。我觉得它们始终在我的头脑里进行着,我偶尔剪下一段。”
和所有的现代艺术相同,更多的目光转向于我们自身,也许这一点也将在市场的推动下逐渐消亡,需求终究还是决定着生产的方向,但是我始终相信,诗人从古至今都是最接近并渴求探寻自己内心与真实感受的一群人;同时另一个诗歌的发展方向则转向文体方面,也就是,什么是诗歌,究竟什么样的是诗歌,诗歌还可能以什么形式存在。
这个世界中有千百种身份,也有千百种职业,在书写文字的人群之中,有人以小说家自居,或是文学评论家,或是专栏作家,或是记者,但很少能看到有人依靠写诗维持生活,如果你理直气壮的说我是一个诗人,或是我的职业是诗人,那人们多半会认为你这个人疯了,或至少是不现实的。
如果有一天,当大人们问起一个孩子长大了想要做什么,孩子骄傲的说,我想成为诗人,这时候,作为回报的不是叹气与摇摇头,或是类似于“可能是个傻子”的讥笑,或是语重心长的提醒。
那个世界该有多绚丽。
我相信这样的世界并不遥远。
驰道 短诗 | 驰道 - 简书
侠客行 短诗 | 侠客行 - 简书
大伯 短诗 | 大伯——献给千千万万被疾病淹没但没有放弃彼此的家庭 - 简书
静静的听完这首歌 短诗 | 静静地听完这首歌 - 简书
所属 短诗 | 所属 - 简书
情话 短诗 | 情话 - 简书
我怕我会遗忘 短诗 | 我怕我会遗忘 - 简书
我在等 短诗 | 我在等 - 简书
我亲爱的小水泥盒子 短诗 | 我亲爱的小水泥盒子 - 简书
镜子 短诗 | 镜子 - 简书
我的王国 短诗 | 我的王国 - 简书
一梦百年 短诗 | 一梦百年 - 简书
消失 短诗 | 消失 - 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