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破烂”,最终成了我的理想职业?

作者: 胡朵朵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23:00 被阅读17次
《我在故宫修文物》

自从我换了职业,每当朋友问我,你现在做什么呀?

我说:字画装裱修复。

他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一脸茫然。

我会立马贴心地解释:“之前热播过一个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

“哦哦哦,我知道,我知道了!”

大部分人,一听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就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不需要我再多一句说明,这让我感到实在是很方便。

类似的情景,我几年前也遇到过。

读书的时候,总有人问我“你是什么专业的呀?”

“生药学。”我答。

“生药学是具体做什么的?”

“你知道最近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那个中国人吗,就是她那个专业的。”这样的解释,对于学医或者学生物的人,就够用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要等到四年后才能找到一句让他们瞬间了然的描述“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就是我这个专业的。”

最近的对话,让我经常想起读书时候的这个情景。除了再次感慨标签和超级符号的确是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之外,让我意外的是,听到我的职业或者我的专业,几乎所有人都会问一句:“做这个,是不是很小众啊?”

言下之意就是:这个工作是不是很冷门?会不会没什么工作?

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么考量一份工作是否值得选择

我这个职业,说来很好玩,菜鸟做装潢,精英修破烂。

那么我当初是怎么选择的呢?

首先,是否是刚需。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份工作的考量其实根本不在于冷门和热门。

专业或者工作的冷热就如同时尚的风潮,飘忽不定,基本上是基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的。

比如,我这个行业,准确说应该叫行当,除了极少数进去事业编制岗位,大多数都是游离于就业市场之外的。这个行当叫传统行当都不合适,都能叫古老的行当了。明清开始,文人聚集的城市就已经有了专职装裱的匠人,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毛笔不再成为人民的书写工具,书法和国画也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五四之后,两三千年以来中国民众的传统文脉至今也没续上。传统艺术的审美断层,加上艺术品类的高冷调性,的确是让传统书画和普通大众之间有隔阂。

因此,这门依附传统艺术的行当,不是服务于大众消费的,是为书画艺术品市场服务的。 而艺术品市场,相较于金融交易市场,准入门槛更高。

这些都决定了,以热门或者冷门来衡量这个行业,是偏颇的。正是这些隔阂、门槛,使得这个行当专业化程度极高。

换句话说,装裱修复是书画收藏品市场的刚需。

为什么说是刚需呢?

1.书画必裱。装裱是书画能够长时间保存的必要手段。而老旧书画,不修复装裱则品相不好,有碍收藏价值。

2.书画的载体是纸、绢,寿命很短,所以存世的古字画基本需要修复。博物馆的修复师光是修复库存的作品就几辈子都干不完了,那市场流通的书画,找谁呢?

3.都“非物质文化遗产 ”了,从业人员严重缺乏。年轻人愿意从事的太少,现在七八十岁的老师傅,干得动的都还得干。

而,是否是用户刚需,是我判断一份工作是否有价值的核心标准之一。

你的工作呢?或者说你的工作能力呢?

其次,是否能获得个人成长。

我在创业公司待过,也在国企待过,自己也创业,我肯定不算是资深职场人士,顶多算是有职场经验。我当过员工,也当过雇主。大部分人选择工作,肯定都是员工视角,我自己以前也是。但是当我做过雇主以后,我对职业选择有了和从前不太一样的看法。

作为员工视角,工作是替老板打工,钱多活少还不累是最好。

但是作为老板视角,替别人打工只是权益之计,工作是我们出售时间获得报酬的方式。我们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个人商业模式。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一份时间出售1次。签了长期劳动合同的,相当于批发业务。兼职、短期的,也就是零售业务。这样的个人商业模式,可以从提高单位时间酬劳、提高单位时间出售次数这两方面优化。

提高单位时间酬劳,要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工作经验、更强的职业技能。

提高单位时间出售次数,则要意味着这份工作能让你获得个人成长。如果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这份工作对你就很划算,相当于替自己打工,还能顺便拿到酬劳。这时候,薪酬甚至都是可以不用斤斤计较的了。

对于我来说,这个职业对我最大的助益是:

①培养耐心。耐心简直是现在最稀缺的品质了。我们甚至没有耐心等待自己的成长和积累,而满心焦虑。

②提升专注力。这个时代,注意力比时间值钱,时间比金钱值钱。

③系统接触传统文化。

最后,是否能让你持续上进。

乍一看和上一点类似,其实说的是这份工作是否存在一个机制,能让你成长得上了瘾,停都不会停下来。毕竟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上进一点,明天开始晒网三天,也是没什么意义的。那么,存在让人上进上瘾的工作吗?

罗胖在脱口秀里说了个观点:厨子和医生是最具幸福指数的职业,因为他们行业有两个特点:

具有“阶梯”性质的难度。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更加难一点点的目标让你去挑战。而做稍微困难一点的事情,最容易让人进入“心流”体验。“心流”体验能让人觉得时间飞逝、效率极高、心情愉悦。

能获得即时的不确定反馈。比如,医生完成一个有难度的手术时,能够得到同事和病人很即时的反馈,这种反馈能使人不断地向上攀登。甚至微信朋友圈、游戏设计都会使用这样的原理让用户上瘾。

对于我来说,一个给字画做“外科手术”的职业,也是一样的。

然而,任何职业高手,其实都拥有把自己的工作优化成满足以上各项的能力。

行行出状元,是因为优秀的人总是有办法做得出类拔萃。在今天,头部资源永远是被抢夺的,而头部以下就面临着激烈竞争。

梁宁说,对待工作,如果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那么一定不会做得出色。

我想,忘记以上种种,找到一份让你愉悦到暴爽,或者不适到恐惧的工作,也未尝不可。

人的情绪自驱力比理性可是有力量多了。

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

(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修破烂”,最终成了我的理想职业?

    自从我换了职业,每当朋友问我,你现在做什么呀? 我说:字画装裱修复。 他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一脸茫然。 我会立马...

  • 收破烂

    (按:本篇是正文第1篇) 把“收破烂”这一动作后面加上一个“的”字,就变成了一种职业——收破烂的。在皖北...

  • 我的职业理想

    自从加入和君商学院,总是被问起,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早在高中就思考过,自己的这一辈子只想从商,只想赚...

  • 我的职业理想

    年少轻狂的我总是怀揣着许多职业理想。 No reason,just i am a crazy gi...

  • 我的职业理想

    转眼大学本科的生涯已经即将结束,而我选择了不考研,还没有仔细的想好读研的意义,自己一直相信实践和运行运用才是最核...

  • 我的职业理想

    我的职业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护士

  • 我的理想职业

    文/浅色微凉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并非整天无所事事、混吃等死。 也许我的理想并不算高尚,但是能过上那样的生活就是我...

  • 我的职业理想

    我的职业理想 鼓起勇气,再谈理想 谈及理想,我想起来一个段子:不要给我谈理想,戒了。 蛮颓废的。 短短几个字,却有...

  • 我的职业理想

    我的职业理想 和君商学十届京都11班 尹泽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

  • 我的职业理想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 狄更斯这句话好似用来形容任何一个人所处的时代都恰如其分。在这个《不可思议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修破烂”,最终成了我的理想职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s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