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会的复盘,总结经验,反思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教会孩子一种思维习惯,一件事情的结束不是真正的结束,从这件事情中有所收获、感悟、行动才是真正的收获。
第一,成绩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比如卷面、字体问题,不管平时怎么强调,依然有家长辅导孩子时,完全忽略,觉得写都写了,就这吧,下次注意。这种感受,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对,孩子也是这么感觉的,写都写了,还是交了吧,下次我一定认真。长此以往,字体变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东西。可想而知,孩子的卷面只会让人无法直视,一个连卷面都无法对待的孩子,说他确实很认真地答题,你相信吗?反正,付老师不信。
比如效率问题。同样的时间,别人可以完成,甚至还可以检查一下,有的孩子却无法完成。那么他的生活中一定有这样的画面,夜深人静,别人家的娃已经写完作业,他却还在书桌前咬笔头,不是在苦思冥想题目,而是在思考,明天怎么和同桌斗,明天可能吃什么……突然间家长一声喝:赶快写!孩子赶紧抓起笔画上两道,过一会儿继续发呆……循环往复无穷尽也。这样的孩子,脱离了老师和家长,在考场上一定是依旧松散、依旧发呆……
比如孩子的独立学习、独立探索能力在考场上也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平时家长包办的过多,孩子往往无所适从,不会倾听,不会审题,表现为答非所问,或者粗心马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