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只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很容易感受到困苦。
一点点小事就觉得上天对我太薄,一点点不如意就会觉得命运多舛,大家都不关心我,空虚寂寞冷。
破局的方法也很简单,对自己的心扩容。
要首先装下自己的亲人,父母爱人孩子,关心他们,爱他们,一个人的兴趣和动力就会多了很多;然后再扩充到朋友同事无数陌生人。
知道别人的不容易,理解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不易与坚韧,尽一点自己的力气,让环境更好一点。
在这样的扩容过程中,一个人不知不觉,走出了自怨自艾的小我,饱满充实而踏实的活着,把日子变成了体验和礼物。
所以答案不一定只在于如何满足你,在自愿的情况下,让他人快乐,也许也是自己的快乐之道。
2
与知识体系和自己差别太大的人沟通,最大的问题是,每讲一句话,后面可能要再解释四五个概念,而对方会随意在每个细节上抬杠,耗费你更多精力去解释,这样沟通成本指数级上升,纯属浪费时间。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应当马上终止沟通。
因为这种场景经历多次后,也意识到以前自己知识体系较浅的时候,却愚蠢而自信的想和知识远比自己丰富的人平等沟通,是何等无知可笑。
3
姑娘们面对感情,错误的思维模式是:我要找个各方面都比我好的男人,专一帅气有责任心还对我大方体贴,能包容我的缺点和任性。
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这么好的男人,凭什么给我呢?
只要问自己一句凭什么?就能避开“杀猪盘”“跪舔男”“眼高手低导致孤独终老”等等一切大坑。
4
翻看到一篇罗永浩早年接受采访的视频,说的是他当年去跟一位投资人取经,对方在业内很成功,而且还很年轻,老罗的原话是“他给我建议的方式,通常是伴随着非故意,但是强烈的不耐烦”。但就是这些不耐烦的建议,却帮助他一次次进步,一点点成功。
这点我觉得真的值得很多人学习,不要被形式上,或者情绪上的表现,影响,而错过真正有益的人或事。
只要他的本质和大方向上是对的,其他的暂时忍一忍,没什么大不了的。
换句话说,如果是在需求上,有期于人,那就不要只盯着对方说话的语气,关键是关注对方说了哪些内容。
5
看到一段话:“大家努力读书这么多年,目的就是,拥有一条能获取更多文化养分的桥梁和有趣包容的灵魂,而不是一副让自己被其桎梏,失去自由的枷锁”
其实读书不是一味地把知识塞进大脑,不是为了去跟别人比成绩,不是为了有个谋生的工作,读书真正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宽容的理解世界的复杂性,是能够更清晰的看到这个世界,并坦然的面对身边的人和物。
6
当面说真话,背后说好话,是很高的境界。
7
8
我对人性重要的体悟是,除非对方明确开口,否则我尽量克制自己主动给对方提出建议与帮助,原因有三:
1. 自保:最常被咬伤的往往不是猎人,而是兽医
2. 自尊:不请自来的帮助,往往伤害对方的自尊
3. 自助:你不可能叫醒装睡的人,对方不打算改变,你出再多力都是自讨没趣。帮再多,对方也不会感谢你。
不是要大家冷血,只想提醒,「想做好事,先有谋略!」以前我不明这道理,吃了不少暗亏、无意中得罪不少人。大部分人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帮助,只需要一个情绪发洩的出口,陪他们吃顿饭聊聊天安慰一下心情,远比给啥帮助建议要实在。
9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就留在昨天了” ——《克斯维尔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