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故事的人,其实都是善于散播自己价值观的人,不单单是在营销产品,更是在营销自己的见识和博文。
线上分享、线下讲述、朋友聊天,甚至和孩子的每一次交谈都是在散播我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强行把有形或无形的物品硬塞给对方。
说到底还是人的营销。
我们要想让亲子感情更加融洽,让孩子更乐于心悦诚服的执行父母的建议。前提一定是孩子愿意接受我们的言行,认同我们的价值理念,简单说,因为爱你所以信你,当然不限于威逼利诱。
尽管有时并非是孩子的心之所向,但是在父母和善的态度和坚定的原则面前,他还是愿意选择相信对他持有无条件爱的监护人的最终意见。
所以,一次成功的输出,是可以把硬要给,变成我来分享。
如果我们在跟孩子的对话中,常以强行卖家的身份对他赫然下令,比如,不要买那一家的苹果,也不要买那一家的橘子,我这的黄瓜最好吃,清爽多汁,满口生香,买我!!!
一次成功的说教,把硬要给,变成来分享!
相信孩子天性中的“我偏不”会选择忽视你的话,而若变成宝贝,妈妈来给你分享一个小故事……巴拉巴拉,然后把我们的观点巧妙的穿插在故事中,孩子是否会瞬间豁然开朗——原来故事的主人公跟我有过类似的经历。
通过这个事情他可能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而我是否要去模仿呢?
孩子一点也不傻,天生会权衡,缺的只是见识。
运用场景:
小家伙最近特别喜欢光着脚在潮气逼人的大理石地面行走,给他穿了防滑袜,可依旧挡不住南方的寒气入侵,三天两头咳嗽发炎。
老母亲和颜悦色地跟他说了不下十次,情况稍有好转,但在玩的兴起时,还是会脱了袜子,撒了欢的满屋子跑。
又是一次旧态重萌,老母亲心中的火苗已经窜到喉咙,几欲喷薄而出。但看到小家伙那兴奋到发亮的眸子,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千万别毁了孩子此时的快乐,我需要做的是一个分享故事的人,而不是命令他穿上袜子的邪恶老巫婆。
于是,“仔仔,妈妈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关于淘气车车和冰冰虫,你想不想听?要想来听,赶紧穿上鞋子过来。 ”
如果小家伙还是没有反应,我会告诉他,这个淘气车车原来是一个小朋友变的,那个小朋友大概跟你差不多年纪,而且他也非常喜欢各种车。有一天,他竟然变成了一辆车,遇到了一条非常神奇的虫子——冰冰虫。
接着就要考验老母亲编故事的能力了(捂脸),编故事的原则是要保证脚丫子的温暖,否则冰冰虫会钻进肚子,跟肚子小精灵打架。然后淘气车车的妈妈是如何帮他一起找到温暖脚丫、强壮身体,恢复人形的办法。最终,爱打败了一切。
孩子天生爱故事,当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观用故事的形式,和风细雨的告诉给那个小魔怪,相信小魔怪的心会被暖风融化,而他也会知道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趋利避害。
总结:
少说教,多故事。
把硬要给,变成来分享。
拿多拿少,对方决定。
父母适当的放弃部分安全感,才能收获孩子更多的信任。
一次成功的说教,把硬要给,变成来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