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法种类繁多,但基本可以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种。这是因为计算时间,要么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要么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要么把这两种周期加以调和。前些属于阳历系统,后者属于阴历系统,调和则属于阴阳合历系统。
古代历法(六)阳历
古人在古代天文工具日晷的基础上观察、测算每年日影的长短和方向,掌握了太阳在它的轨道上运行的情况,由此制定了阳历。阳历以春分为起点和终点,太阳绕黄道运行一周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一回归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古代历法(六)
阴历
古人长期观察与记录月亮的圆缺现象,而探索出月亮在它轨道上运行的规律而制定的。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而制定出晦、朔、弦、望之期。规定月亮从朔到望又回朔,绕白道一周的时间称为朔望月,所测的时间为29天多,所以古人制定的月份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共计354天左右。
阴阳合历
中国古代所用的历法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阴阳合历,来平衡阳历和阴历之间的差别。
古代历法(六)阴阳合历是融合阳历和阴历两种历法形成的一种历法,其中年和月是由太阳的运动确定的,而月是由月亮圆缺变化确定的。
由于阴历的年数比阳历的年数每年相差11天多,一年累积下来,16年后会相差近半年,这样会四季混乱,古人经过反复观察天象,设置了闰月,总结出“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二十四节气
古人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每月分为两个节气,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古代历法(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历法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