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会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班。那些第一次,即便是还未到来,就值得期待。2020,却让我思考最后一次。“第一次”让人憧憬,使人欢欣,而“最后一次”让人忧愁,令人珍惜。
圣诞节放假在家,我数算2020年中经历的“最后一次”。
2月2日看了年度的最后一次电影,在一个第一次去的电影院。电影是《寄生虫》,在加拿大刚上映不久。去看电影也是下班时临时决定,并选了这个我下班乘地铁路上经过的电影院。
当时加拿大全国只有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均为华人。由于中国人比较自觉,从国内返加后自觉按规定隔离,并没促使病毒扩散。我当时知道看完这部,可能要等疫情结束才能看了,没成想到2020年结束疫情还在继续。多伦多的电影院在夏天重开了一两个月后又再次关闭。12月中旬,电影公司Cineplex宣布要出售其总部大楼,以保生存。
2月25日,是我与伊朗裔同事杰夫最后一次一同上班。杰夫在水厂工作了32年后,他选择提早退休。下班后我们和其他同事一起去一个餐馆吃饭,为他庆祝。杰夫在工作是我的良师,他熟悉厂里的每个管道、每个仪表;生活中是我的益友,经常分享他的育女经。杰夫退休后,就差不多碰上封城,基本不再出家门。他的女儿今年医学院毕业,开始在京斯顿市的一个医院实习,圣诞都要上班,不能回多伦多看杰夫。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6559/46a1654fe5079cff.jpg)
3月初,水厂的同事们为杰夫在一个酒吧办了欢送聚会。这个聚会也成了我们同事今年的最后一次在餐馆的聚会。
安大略省乃至加拿大的疫情的爆发也始于3月初。有几位从中东国家回加的人确诊感染新冠,而他们在下飞机后曾乘坐火车从多伦多机场到公交联合总站。3月中旬学校春假时,很多家庭仍选择出游,也促进了疫情的爆发。3月23日,安大略省开始全省封城。6月初,在疫情得到控制但却没清零的情况下,省政府开启了商业分阶段重启计划。封城结束后,有许多人如同刑满释放,开始夏季狂欢。九月底,疫情又趋严重。
10月17日,最后一次见到灰鹭先生。我们的水厂里,可以见到十几种鸟。因天气渐冷,白鹭、雪松鸟和国王鸟等已先灰鹭而去。现在,水厂相邻的湖面上,尚可见到绿头鸭、天鹅、湖鸥以及从北方飞来过冬的长尾野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6559/2f35194ec5a38847.jpg)
10月31日,最后一次坐马克辛船长的船上班。马克辛是一条小狗,真正的船长是它的主人罗伯特。因为疫情,我们单位雇罗伯特所在的提奇水上的士公司提供水上通勤服务,合同在10月31日到期。提奇水上的士的船均为敞篷,也不具破冰功能,不适宜在冬天使用。罗伯特总是提早十几分钟到码头,马克辛则如敬业的服务生在船头迎接我们上船。 罗伯特自己有一艘老游艇。游艇也是他与马克辛的栖身之地,他们已在上面相依为命度过了十多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5806559/1b55e825229e8d08.jpg)
11月初,今年最后一次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店生意不好,店里只有我一个顾客。理发师雷蒙(Raymond)全副武装,戴着手套、口罩、防护罩、隔离帽,套着塑料雨衣,像个外科手术医生,给我的头发动了个手术。几天之后,多伦多又再次封城,雷蒙的店再次关闭。
几天前,与好友泰德聊天。我问他,疫情结束后,最想去哪里旅游。泰德叹了口气说,这一切结束后,我要回菲律宾给我父亲扫墓。他的父亲在过100岁生日的前一个月猝逝。泰德每年都回菲律宾看父亲。2018年的探亲是他最后一次与父亲相聚。2019年因为疫情,他无法在原定的夏季回国探亲,也不能回国送父亲最后一程,这应是他今生最痛的事了。现在,去哪旅游都没有回国看父亲的墓重要了。
2020年的那些“最后一次”,有的看起来只是小事的“最后一次”,回想起来,却弥足珍贵,心生感激这些“最后一次”中相遇的人与物。而有的最后一次,则是当亲人或友人离去时,才知道原来那之前的相聚已成最后一次。这样的最后一次,让人学会珍惜每一次的邂逅与相聚,珍惜相遇的每个人,每句暖心的话,每次会心的欢笑,每一个拥抱,那挥动着的不忍放下的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