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百日成长打卡营19】
从贫到富,都有人焦虑未来,从贫到富,都有人能够安心的享受当下。
一直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当中的人,心理学叫安全感不足(找不到自我价值,不知道自己会什么,要什么。不相信自己能够在未来持续的取得财富。我爸经常担心地震啊,洪水啊这样的事情,我总说他是杞人忧天。)
承认,是疗愈的开始。看见它,承认它,你就可以有别的选择。
我觉察到,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会焦虑,“这个工作我能做一辈子吗?到老了要做什么?这个公司能存在几年?如果倒闭了我又去哪里?干什么?我会什么?我年纪大了又该怎么办?”
也许是继承了我爸的焦虑,也许是悲观型思维模式,我总是更加容易看到公司里,某人不遵守规定,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好,这些所有的“没做好”,将来会对公司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我就着急,总忍不住去管一管。管不了,别人不听我的,就下罚款通知,所以,很多人当面夸我认真负责,背后讨厌我。当时我都知道,但是我觉得我做得对,我理直气壮的。
我现在知道,当时的焦虑和悲观,过于夸大了那些“没做好”对公司会造成的坏影响。我理想中的每个人都完美的遵守规定,完美的合作,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公司也没有完美的,领导也没有完美的,所有的公司都是在问题中,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前进,壮大,同时又产生新的问题,继续解决,前进壮大,继续产生新的问题。
我对事物的完美期待,是一种幻想,不合常理。我把这种幻想归结于,我爸妈从来不跟我讲真实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们也是靠幻想活着的,所以只教会我幻想。所以,我在对女儿的养育中,我会把这部分加进去,我会跟她讨论社会上各行各业是如何生存发展运作的,都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去面对困难。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呀,不理解呀,不合作呀,是常态。不必着急消除,也不纠结为什么他是那样一个人,为什么他就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是我让步不是他?而是承认它,是的,他就是那样一个人,他就是不理解,他就是不让步,那么,我该怎么办?
那时候对婚姻的焦虑是:“想像一个人,然后想像自己的感受:就跟他一辈子吗?他那么多缺点,那么不堪,——现在实修后觉察到,我看不惯别人的缺点和不堪,是我把讨厌自己的部分投射出去了在别人身上,其实那个缺点和不堪,是我自己的,我担心别人会看不惯我,受不了我这么多缺点和不堪。我一旦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哪儿都好。如果这个人表现的喜欢我,我立刻就厌恶了,觉得他哪哪儿都不好。这其实是对自己获得异性的认可和好感有一种不配得感。这种不配得感,表现出来好像是别人配不上我,我看不上他。其实就是潜意识里不相信竟然会有人喜欢我。好悲哀。
通过实修,看到了好多隐藏的潜意识的限制性信念,也修复了一些。
现在,我对我未来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公司能不能一直做下去,这块不担忧了。但是我现在担忧的是父母生病,而我还是负债的。如果他们生病了,我都没有钱去医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很无助的感觉。只好每天祈祷他们慢一点老去。等我赚到钱,还完负债,再攒些钱,跟着我多享受几年好生活。
(我在实修群里发出来之后,同学说,买保险,我想起来,是有买农村医保和商业保险,一直在买。所以,很多时候焦虑会掩盖真相,夸大事实。写出来,感觉就好多了。感谢所有关注我的朋友们,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我感觉到我被你们的爱包围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