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农耕文明的过去还是科技智能化的今日;在历史的洪流下,稍纵即逝的个体总是被时代裹挟着向前。
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当大众被冯小刚戳痛的芳华还未痊愈;《无问西东》里四代年轻人早已一路前行,在时代的挣扎中找寻着自我。
生命终将逝去,青春转瞬即过;可总有些家国情怀让我们怀念,总有些初心敢勇让我们记忆。
01四岁的他跟随祖父居家就读,那时的他懵懂地知道了历史上忧国忧民的风范,舍生取义的品格。
十二岁,他少年登第,父亲期盼着他能学优登仕,光耀门楣。
而他也不知天地间于帖括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学问,整日埋首于八股文的故纸堆里。
十六岁,他参加广州乡试中举。主考官更是欣赏其才华,以亲妹相许。
一条人生大道在他面前铺开,只要他点头,便青云直上。
02人的一生中总有些相遇是猝不及防的,可又是命中注定的。也总有一个人、一些事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
就像周文王相遇姜子牙,从此渭水的河边便诉说着姜太公保周朝八百零八年江山的传奇。
又如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高山流水。当子期已去,伯牙便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十七岁那一年,他遇见了康有为。
他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从此,他的一生便同旧中国的改造紧紧相连。
他就是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的梁启超。
031895年,这一年,定远舰沉入大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一年,李鸿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和伊藤博文坐到了谈判桌上。
二十二岁的他义愤填膺,遂联名一千二百余名举人上书清廷;他慷慨激昂地阐释着维新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只是操权者的西太后哪里想的是家国,一个行将没落的王朝便只剩下垂死挣扎。在清廷的奋力反扑下,这场声势浩大的戊戌变法只存活了短短的一百多天。
悲愤欲绝的他东渡日本,激昂的青春化为流亡漂泊的岁月。
04斯人已逝,回望那个旧世纪的终结,新世纪开始的1901年。
这一年春天,山东、天津、北京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清廷内部政见分歧、矛盾重重。不久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大肆劫掠。
义和团运动失败,辛丑条约签订。中国为这场灾难赔付了本息约九万两白银。
这一年,他发表少年中国说;以慷慨昂扬的姿态宣告着与老大帝国的决裂,呼唤着少年中国的兴起。
充沛的感情,磅礴的气势,每每当少年中国说在耳畔响起;我总能感受到当年那个只有27岁的爱国者抑制不住的激情。
05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一百多年后的今日,中国有了她新的模样;少年也有了他新的面孔。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企盼着在政治、财富力量以外;那一股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他们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他们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之文明。
06那一年的他也只有26岁,第一批刚刚学成归来的庚款留学生。
清华园里42岁的梁启超正在做着《君子》的演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台上的任公勉励着学子们崇德修学,异日出膺大任,挽既倒之狂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亦如当年台上的他遇到康有为。
台下的这位年轻人或许也不会想到他将与清华这所学校共担风雨。他将用自己的一生来注解这次的讲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他就是之后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07寡言而真诚的他,不说假话,不说虚伪的话。那样烽火战乱的年代坚守着学术的独立实在太不易。
在如今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甚至怀疑这般存在的真实性。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事后很多年再次回看学生的这首打油诗,我们才发现他每一次斟酌的背后,是对良知的坚定。
08他是名忧心的校长,又何尝不是位如父般的先生?
从不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参与政治活动的他,在学生参与学潮后又全力地保护。他认为学校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辨别自己的人生道路。
他不是个领袖,却让多少人心生敬佩,心向往之这样的校长: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091931年,时年42岁,他就任清华校长。
那一场演说没有激昂的口号,有的是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如今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大学高楼里,在一切以经济为主体的市场教育中。有多少真正的为人师者?有多少人披着大师的外衣招摇过市,坑蒙拐骗?又有几人能担当得起大师的称谓?
10你会一点命理,却参不透时代的脉搏;我懂一些句读,仍改不掉此生的灾祸。在时代的大潮下,我们都被簇拥着向前;往往还没来得及思索,青春就已经在迷茫中逝去。
只是幸好记忆中的他们行己所,听从己心。将信仰化作灯塔,照亮着前方的路。而我们能延续这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
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愿致珍贵的你:无问西东,不为忘却的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