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年级以来,习作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课程安排上的体现,就是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如何上好习作课,如何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在不断地阅读、写作中积累经验,初步形成一些小妙招。
1.图文日记,为习作做好铺垫。
什么是图文日记?顾名思义,就是图画+文字。这个做法,源于一二年级的读写绘尝试。即利用课堂给学生读绘本,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用图文的方式创编故事。由于图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也是他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方式。因此,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平时积累的词语变得鲜活起来。
考虑到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为了让学生有所准备,降低习作的难度。从二年级开始,我一般会利用延时课上,着手让学生试着用图文的方式记录一天的生活。为此,我做了几个准备:一是购买统一的图画本。方便写得快的学生,及时更换。二是设计大任务情境。上半学期,我们以“春天的故事”为大任务情境写图文日记。学生为了有话可说,就开始观察身边的景物。比如看看花开了没有,小草是否冒出头了……
学生画的好坏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她知道可以用画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写话的字数,可多可少,关键在于坚持,在于有话可说。因此,学生从最初的几个字,到学期末的几十个字,甚至个别学生可以达到一二百字。
到了三年级以后,图文日记升级为每日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为习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素材。毕竟,每周一次的习作,无法真正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确保学生的书面作业能够在校内及时完成,才能保证每日素材的时间。
2.班级日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上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日记”这一常见的应用文体,旨在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形式。教参建议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写循环日记的活动,让日记成为同学们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比如小组循环日记、班级日志等。
我选择以班级日志为支点,与“一日小班长”进行深度融合。作为“一日小班长”,他可能要经历不少的事情,处理伙伴之间的矛盾,协助老师做一些事情等等。有了这么多经历,他至少能做到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他还可以在阅读别人的班级日志获得经验,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另外,学生在担当中获得心灵的成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作后讲评,给作文看看病。
连续上了两次作前指导课,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不见得有多少提高。因此,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系列书籍,其中关于作后讲评的部分吸引了我。概括起来,就是“欣赏——挑刺——训练”的讲评系统。这个系统一是聚焦学生当前作文中常见的病,比如“我”病、“然后”病、“关联词语”病等等。二是训练学生故事力、思维力,着力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也就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或者事故讲出来。
其实,我们的学生所缺乏就是故事力。小曹在系红领巾比赛中,因为红领巾打了死结怎么也打不开,连续三次落后,心情很不高兴。可是,他写“每日素材”的时候,只写了一句“比赛开始了,我的红领巾打不开。”写到这就没有了?这就是常见的“短尾巴病”。怎么办?让人物说话呗。可以加上老师说的话,同伴的提醒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等等。
也正是处于这种考虑,我进行了两次作后讲评课的尝试。课堂的氛围比较热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先出示学生写得不错的片段,让这些学生有自豪感。再挑刺,这可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截止目前为止,我们总结出来“标点符号遗忘症”“我病”“流水账病”“短尾巴病”“跳跃病”。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两点进行训练。这个部分,我做的不是特别理想,还需要进一步打磨。
总之,作后讲评课让我们能够成为作文的医生,初步知道如何给作文看好病。自然而然,兴趣就会高一点。
4.小蜗牛报,激活学生的作品意识
管建刚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作品意识,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就跟着管老师开办《小蜗牛报》,目前已经发表3期,共有30多位学生的作品入选。
既然是班级报纸,就需要稿件。稿件从何而来,那就是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或者作文。他们只需要稍加整理,就可以投稿。不过,最近我正在尝试培养学生主动修改的习惯。即初稿入选——再次修改——终稿录用——校对审核。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意识到作品与作文之间的区别在于精益求精。
另外,学生的作品一经发表,就需要面对很多读者,既包括父母,也包括身边的伙伴。这样的话,他们在写作中会投入更多的思考和精力。
习作的起点始于兴趣的点燃,落脚点则在于让学生体会到习作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作品的发表。一旦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发表了,他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同时,他背后的家庭也会因为这一篇小小的文章,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善意。这份小小的报纸,又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拉进师生、家校之间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