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1054/c3901b5926757d40.jpg)
一、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二、释义:孔子说:“如果不是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应该管到那个职位上的事务。”
三、内涵阐释摘抄:
1、孔子时期礼崩乐坏,具体到鲁国,大夫专权,国君失位,因此,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警戒人们不要借着“谋政”的名义“犯上作乱”或者侵官。侵官就是侵略别人的官职,这就涉及了儒家讲的“名分”。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是“名”,相应的责任、义务就称为“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和自己的分。合乎社会道德的名分,就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没有名却一定要谋那个分,就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乱象。
2、张居正先生说:“凡人之居位,虽有大小尊卑之不同,莫不各有当尽之责,出位妄想,在己为旷职,于人为侵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虽大小尊卑不同,但都有各自应尽的职责,你不专注于做好自己位置上那些事、整天老想着别人应该怎么做,这就是“出位妄想”。对自己的岗位就是“旷职”,对别人的岗位就是“侵官”。
引:“阳处父易中军之班,《春秋》以为罪”的典故。
3、错误的认知: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推卸责任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恐惧、怕承担失败和对别人不信任!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绝不是推卸责任的,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而是用来倡导更大的胸怀和更勇敢的担当!你要更信任同伴和更勇敢的接受不确定的成功或失败!
4、《四书解义》上说:“君子素位而行,循分自尽,分内事不敢推诿,分外事不敢妄营。故无越职之谋者,乃无旷官之失。孔子戒之之意深哉!”无越职之谋者,乃无旷官之失!因此,只有注意做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才能有效解决“不在其位谋其政”和“在其位又不谋其政”的弊病。
四、学习收获 :
感谢梦秋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理解的更加透彻。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推卸责任,他是更有责任更有担当的人说的一句话。
2、“不谋其政”,不是真的不为人谋,而是要在清楚方向、总别关系,更有效率、更负责任地为人谋。因此,要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应该如何尽职的做,比我们做什么更重要。
五、思考:
我的“位”是子女,是父母,是妻子,是员工。
但是,反观自己,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在其位,谋其政”的情况。如在工作岗位上,对他人的工作去点评,去指手画脚。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经常焦虑其学习或生活习惯,管手管脚,压制了孩子的性格,还让孩子缺少实践和成长的机会,导致了家庭矛盾和亲子关系。
对待父母,常常用自己的观点来要求他们,抱怨他们不学习,不会生活,没有去想他们生活的背景和生活的习性,没有去反思作为儿女的本分,一味地要求。现在想起,太多的不如礼的地方。
如果没有跟随圣贤学习经典,都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在其位司其职,怎么做好份内的事情。
通过本章学习,我要把心思用在琢磨自己份内该做的事上,不能眼睛长在外面看别人,对别人心生好恶和有所要求。而是对自己定位准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那么把每一个“位”的责任做好就是我的本分。
作为女儿,要尽好孝道,让父母心安,不要为自己担忧。
作为妻子要相敬如宾,做事时要换位思考。
作为母亲不要越位,必须得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去历练。
作为下属,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和他人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