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小学生作文教育,探索实践作文训练“四项长跑”,是一项有着广泛意义的教育活动。写作文中的“长跑”,是借用体育运动的专用词语,意思是要坚持每天都做相关的体验、积累和练习,既是作文学习,又是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的学习。避免单纯地为了应试而学习写作文。将作文训练扩展为提高写作水平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学习和实践。
从大量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训练模式,即坚持“四项长跑”有助于显著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四项长跑是:实践长跑,坚持天天体验;记忆长跑,坚持天天背诵;阅读长跑,坚持天天读书;作文长跑,坚持天天写作。
长跑,与提高作文水平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有着十分密切关系。长跑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激励学生像长跑一样天天坚持实践、背诵、阅读和写作。只要坚持“长跑”,就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
1、实践长跑,坚持天天体验。这里分为实践和长跑两方面。实践就是用眼看、用耳听、用口说、动手做。长跑就是长期坚持做下去,从不间断,即使有特殊情况不能动手做,还能用口说、用眼看和用耳听。实践长跑就是要做到:从观察中,获取写作文的重要材料。观察人、观察事和观察大自然。从生活中吸收作文的有价值的营养。每天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同学,观察老师,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天天体验,就是对每一次实践的内容有所体会、感悟、有所收获。有观察,必有感悟。有体验,必有收获。每一天都应该有体会最深,印象最深的人和事,这些就应该成为学生体验的人和事。
这里有一点值得提倡,就是每天劳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必须做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最好的实践。
我国南宋诗人陆游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写的一首教育小儿子子聿的教子诗。陆游告诉儿子从小努力学习与将来功成名就的关系,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检验的关系。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陆游那个时代都知道“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更加说明实践对于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密切关系。
2、记忆长跑,坚持天天背诵。记忆是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当然,积累还有许多方法。在这里我们单说背诵记忆,就是要以背诵为例。背诵是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每天把观察到的好的景色,好人好事,有特点的人物语言,好的语言和词汇,大自然中风雨雪雷电雾等的变化,以及实践中的体会等。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或记忆。
这里值得提倡的是背诵语文课中要求背诵的诗词和其他课文。还应该背诵教育部推荐的的古诗文。能够背诵的诗文只是积累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应该会默写,做到一字不错,就连标点符号都不错,这是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习会应用。说话中应用,写作文中用。从会背到会用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一类过程。会用才是目的,才是真正的理解和吸收,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
民间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曾国藩没有小偷聪明”。
曾国藩,出生湖南长沙府,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曾国藩小时候,有一次老师给他布置了家庭作业——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背书。
原来那天晚上有一小偷来光顾他家。这位小偷很早就潜入他家。小偷耳边不停的传入曾国藩的背书声。
两个小时过去了,小偷耳边仍不停的听到这同样的背书声。三个小时过去了,曾国藩还是没完成老师留给的背诵任务。
小偷说:“这么笨还读书干什么?我都背下来了!”这个小偷见这书呆子悟性如此之低,而自已却陪着他傻等了一晚,实在不值,撤手不干了。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小偷的记忆力很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天分很高,但是遗憾的是他的天分没有加上勤奋,所以他只能是个小偷。
而曾国藩虽然没有小偷那样的天分,却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成为一位连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天分并不等于成功,只有勤奋才能让“天才”变成“人才”。
坚持天天积累,知识才能越来越丰富。写作文的内容和用语言才能越来越丰富。除了背诵,积累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积累“好词、好句”。现在有老师也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可是,有学生买来一本好词好句的书,从头至尾抄写。这种积累我觉得是一种机械抄写不应该值得提倡,也违背了积累的本意,学生的做法只不过是从数量上完成了老师教给的积累任务。建议学生在阅读中,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搜集积累语言,积累好词好句,要积累那些有生命力的珍贵语言。这些生动的语言和事物才是应该牢牢地记住的。
3、阅读长跑,坚持天天读书。读书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这是被无数文人所证明了的经验之谈。读书也是提高自身修养和增长知识不可替代的方法。但是我们这里要求学生天天读书。读书不是读一阵子,然后就停了,等到有时间再读。而是天天读书,从现在开始,一辈子读书,读一辈子书。我们常听到有人说,真想好好读几本书,就是没时间。其实是真不愿意读书,对于愿意读书的人,无论什么情况、有多少困难,都会找机会、挤时间读书。
读书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去挤谁都没时间。这就是说,有没有时间读书是态度问题,不是时间问题。
有个成语叫做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了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比喻勤奋好学的精神。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每个学生都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不能无故的把时间浪费在玩耍之中,浪费黄金般珍贵的时间。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愿意文本对话,与书籍交朋友,做出阅读计划,天天阅读,就仿佛天天与作家对话,与作家交流、沟通和讨论。
4、作文长跑,坚持天天写作。天天写作文,有人可能想说对于中小学生是不现实的。我要说这是可行的。不要把写作文看成是负担,是单纯地技能训练,而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理解就会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天天写作文”了。
写作文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学习。天天学习,就能天天进步,尽管进步的速度有点慢。不停地前进就是了不起的快速发展。作文,是一种积累。天天作文,直到小学或初中毕业,能够把从小学1年级到初中9年级九年的时间里,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经历、感受、收获积累在一篇篇的作文中,渗透于字里行间的记录里,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写了多少文字,完成了多少作文,而在于自己包括作文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地提高。
要求坚持作文长跑天天写作,意思是天天动笔写下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以及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挫折,有哪些启发等。就是说要天天动笔。篇幅可长可短。长,则可以写作千字文,短,则可以写几十个字或十个几字的超短文。
天天动笔,就是在练习写作文。天天练习写作文,就是天天锻炼思维,练思考,练思想,练习写字,练习汉语言文字应用等,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归纳推理能力。天天写作,就是在天天实践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传承,也是在弘扬汉语言文字。
《中外作家写作轶事》中有一篇写袁枚学诗的故事,对中小学生有所激励和启发: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清新自然,自成一格。他说:“我的诗之所以有自己的风格,绝无古人口气,是我善于向生活中平凡人学习的缘故。连乡村的牧童都是我的老师,我最动人的诗句其实就是他们的言语。”有一天,袁枚在花园中散步,一位老园丁走过来对他说:“你看霜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寒冷,有些花木却不怕。这不,梅树全是一身花呀!”袁枚听了很受启发,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厚一身花”的动人诗句。
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还要做学习的主人。天天写作,具体说写诗、写日记、写其他文体的文章等都可以,自己想出一句自己觉得表达某种意思非常好的句子记下来也有意义。
探索并坚持写作中的“四项长跑”必定有助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除了作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和学生的做人素养等也将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