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读书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嗜书如命的读书人,那就是毛主席。
![](https://img.haomeiwen.com/i7052791/70ee7a591fd4be0f.png)
毛主席一生手不释卷,终身与书为伴。不仅在空闲时间,就连外视察,也要带上一批他想读或常读的书籍,并且阅读的数量超出我们的想象。
他最有名的有关读书的言论就是“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那么在他长达一生的阅读中,又形成了哪些独具他个人特色的读书方法呢?今天就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1.读书贵在坚持
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时的一句自勉联展现了他的这一读书观点: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说的就是读书要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益。
2.书要反复读
对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有价值的书籍,毛主席提倡大家要反反复复地读。很多有价值的书籍他都读过几十甚至上百遍,甚至能够做到倒背如流。
3.广收博览
毛主席涉猎广泛,无论是马列经典、经史子集,还是野史小说,诗词歌赋全都会读。他认为广收博览,深入到各个领域,会有大的益处。而也正是如此践行,才成就了他的学识渊博。
4.系统钻研
毛主席认为读书要系统地读,切不可看到什么就读什么,逮住什么就看什么。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有规划有系统。比如他在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就不仅仅是考虑某一个方面那么简单,而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到经济等都要了解清楚。
5.勤动笔墨
毛主席不动笔墨不读书,看书的时候必做笔记。但毛主席很少用笔记本,而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批注。他的批注,有的是对内容的提要,有的是对人物或思想的评论,有的是联想相关事情的发挥,有的是思想的喷发。批注有短有长,不拘一格,短的只有一个字,长的多达2000字。
6.学思结合
毛主席读书特别善于学思结合。比如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时,他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马列而马列,而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而去找立场、观点、方法,故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智慧。
7.不闭门求学
常人读书,关门苦读,毛主席则开门求学。他不仅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作实际考察。他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正是因为他多次深入湖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才最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8.学离不开问
毛主席提倡读书要甘当小学生,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遇到不懂地问题就向人请教。他每次到农村调查,都是满腔热情,手写口问,很多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因此而得来的。
9.善于“挤”和“钻”
毛主席在读书方面是“挤”和“钻”的践行者,而他也非常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很多人都觉得没有时间读书,但是时间主要挤总是会有的,就像毛主席,他的读书时间很多都是在饭前、饭后、节假日、路途中甚至是厕所里挤出来的。
10.学与诲结合
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家人诲人不倦,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他不仅在各种场合做各种演讲,深入浅出地给人们传播经验,还组织身边的警卫人员也都学习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