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原创文章)
一、“以怨报怨,以德报怨”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听到说某人高尚,当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作恶使坏时,仍然毫不计较,一味用爱心和容忍来对待,试图以此感化对方。你打我的左耳光,我把右耳也让你打;也就是所谓“以德报怨”;究竟是不是应该如此来处理呢?
传统上我们对待坏人坏事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以怨报怨",一种是"以德报怨"。前者主张“以其人之道还治于其人之身”,你对我坏,我也对你坏。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另外一种是以德报怨,是试图以感化的方式改变对方。这两种方法都有其道理,但也有其不足。
王守常院长提示我们,这其实是对圣贤思想的曲解!
二、孔子并不赞成“以德报怨”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句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看来,孔子并不赞成以德报怨,而是赞成以德报德或者以直报怨。
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何报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孔子之所以不赞成以德报怨,而是赞成以直报怨,可能是因为,以德报怨是对恶行和恶德的纵容.
以德报怨的“德”,很明显应该是“恩惠”的意思。以德报怨的意思,是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这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的公然嘲讽甚至蔑视,如果这不是一种心虚的表现,那就是一种自大的卖弄。与其说以德报怨是一种虚怀若谷,还不如说是另一种黑白颠倒的谋术。
面对仇怨,我们不能施以恩惠,那是对恶人恶行的教唆与怂恿;而应该是心怀坦荡,忘记它,取人间大爱、舍个人小憎;不要把别人施予你的仇怨之恨,转嫁到你所遇见的人身上,而应该是让那仇怨因你而终,不再扩散。这不仅是真正的“直”,也才是真正的“道”;也只有这样,恶人恶行引发的纲常式微,才有真正再度兴起的曙光。否则,以德报怨,社会的纲常伦理或许会,因此紊乱,整个社会的积怨,也可能会,因此累积更深。
当然,采取“以怨抱怨”的方式也是不对的,以牙还牙,以恶对恶,只能不断加深彼此的仇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
三、孔子提倡“以直报怨”
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即“以直报怨”!
对于怨恨,要用正直的心,正直是不受外界影响,内心不存贪嗔痴,用真诚心。正直的原动力是真诚。对于别人的恩惠、恩德,需要抱有感激的心,则用自己的恩德来回报他人。直的意思,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
“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孔子所谓“以直报怨”意思是,要用符合道德的方法对待错误。一方面要有制裁,但是同时要有爱心,给犯错误的人以教育,让他们改过自新。
其实,今天的国人,对传统美德误读太多,这些误读,不仅反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式微,也反映了国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不应有的芥蒂。
陋室鄙见,大家不必在意。谨读之以记。
撰稿人:文激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