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又是一年高考的结束,千万学子们离开了自己爱恨交加的中学,沿着铺垫好或未可知的道路,走向新的人生。恍然之间,离开中学的校园已经有十二年之久,那是一段最难忘的岁月,也是一段最青春的时节,下笔匆匆,全篇展开,没有精力也没有勇气,忆起几段食堂的趣事,写下这么寥寥几笔,权作回忆吧。
一、打饭的食堂
那个时候打饭的场所,叫做食堂,现在的学校都改名叫餐厅了,从名称上就可作出区别。
食堂者,顾名思义,制作吃食之场所,其实和厨房的概念差不多,也就意味着,买好了饭之后,去哪吃饭,只能自己解决了。
当年的食堂是一排平房,八个还是十个窗口已经记不住了,每个窗口后面一口硕大的铁锅,里面煮着的是米粥或面条会其它,大笼的馒头和米饭,大盆的炒菜和煮菜,还有个个膀大腰圆的打饭师傅,娴熟的抡着大勺,为大家服务。
做饭的地方有了,那么吃饭的地方在哪里呢。
天苍苍,野茫茫,一片深爱着的黄土地,就是我们用餐的地方了。
贤淑的姑娘们一般都是三五成群,端回宿舍吃饭。
彪悍的男生们,席地而蹲,天为盖地为席,朝露为饮,晚霞做菜,天地之风下饭。
二、个性的餐具
根据当年的流行趋势,学生们配备的餐具基本以搪瓷产品为主,塑料和不锈钢制品为辅。
女生们的餐具较为统一,一个个标准的搪瓷小盆,有盖,一般是两人搭伴,一盆菜,一盆粥,盆盖上放着馒头,慢慢的溜达回宿舍。
男生的配置则不然,五花八门,大类可分成三种:
一者独行侠:一个标准搪瓷盆,孑然一身,来去匆匆,特立独行。
二为小团队,两三个人,中号搪瓷盆,三个,一盆菜,一盆饭或粥,再来一盆馒头。目标小,一般都是寻找个犄角旮旯的角落,边吃边聊。
三是大团伙,五六个人,十几个人的规模都有,一般以宿舍为单位,吃的种类也尽然不同,集中费用,专攻炒菜,餐具,那叫一个壮观,几个搪瓷洗脸盆居中一放,一盆馒头,一盆粥,几盆菜,人手一把大勺,大小和城市人家里盛饭的勺子大小类似,吃的不亦乐乎。
有了团队,自然就有了分工,打饭时,有人负责飞奔排队,有人负责运送装备,有人负责中途接应,当然,也得有人负责后勤刷碗,哈哈哈哈。
三、变化的饭票
买饭得花钱啊,我们也经历了从纸币到信息化的转变。
初入学时,允许人民币直接交易,兜里总是装着一把把的零钱。
到了第二年,开启了饭票模式,五颜六色的塑料板,代表各种面额,和纸币的效力是相同的。
第三年,实现了信息化,统一安装了刷卡器,集中充饭卡,打饭时,由从兜里掏现金或饭票,变成了手持IC卡,滴滴一声,完成交易。
依稀还记得,2001年的物价,一碗粥两毛钱,一份菜五毛钱,一个馒头两毛钱,当时的生活费女生一个月五十元,男生一百元。
四、早餐的辣椒和芫荽
一直都记得的,是早餐时的一瓶辣椒,那可不是现在的老干妈,而是同学家里自己采摘的小青辣椒,洗净,之后,抓一大把放进一个大罐头瓶中,加入盐、酱油、蒜瓣,简单腌制后,一瓶翠色辣椒就新鲜出炉了。
早餐也没什么花样,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油条豆腐脑,在寒风中跑完了早操,到食堂买上两根油条,一碗滚烫的豆腐脑,顺手再抄上一把芫荽,跑回宿舍,开始吃饭。
这个时候,这瓶辣椒就派上了大用场,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整天嘴里淡出个鸟来,不来点对得起年龄的吃食怎么能行,你一筷子我一勺子,把辣椒当做配菜,咯吱咯吱吃的不亦乐乎,吃到头皮发麻,身上发汗方才罢手。
早餐吃的干干净净,茶缸子用开水一涮,权当刷碗了,再来上半碗开水,把早晨顺手抄来的芫荽末往里面一放,一杯餐后绿茶应运而生,吃完喝完,扯着闲篇坐等上课铃声的响起。
五、高考前的大锅炖肉和饺子
2004年的5月,应该是每个同窗都难以忘怀的日子吧,虽说头上顶着高考的利刃,但不妨碍大家准备离别之情,合影,表白,分手,喝酒,一幕一幕的画面不停的在校园里上演。
最后的那两周,为了大家的前程和学校的未来,学校也是拿出来最大的诚意来保障伙食。食堂杀了几头猪,大锅炖出,每天的伙食供应达到了最好的水平。
还有全年级的大联欢,集体走进食堂包饺子,几百名备考的同窗,安安静静或活力四射的完成了一锅锅的饺子,少不了的曲目是面粉大战,一群群的人们在面粉的挥洒中宣泄着压力和离愁。
曲终人散,到了6月7号,大家终于走进了考场,这么一走,就永远的告别了自己的中学岁月,告别了自己激扬的学习生涯,走到了每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来。
这一走,已经12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