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我病倒了,全身乏力,心情抑郁,经常想起我的父亲,两年半前因放弃治疗而离开的父亲。父亲去世前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愤怒,一直让我无法释怀,我愧疚于自己无力帮助他继续治疗,经常会想“如果我可以继续帮他治疗,或许他还可以多坚持一些日子;如果我可以继续帮他治疗,至少他不会因为家人放弃治疗而怨恨……”虽然朋友一再对我说“生命没有如果”,但是纠结其中的我,根本无法释怀。身体与心境相互影响下,每天我必须在忙碌一个小时后就休息半个小时恢复体力,更为糟糕的是,我已经抑郁到会想“自己可能会随父亲而去”。
抑郁心境很容易让一个人陷在负面情绪下无法自拔,想到父亲离世前对生命的不舍,我心中充满愧疚,更有对自己和身边人的怨恨;想到自己十几年的挣扎生活和如今的辛苦,心中满是委屈;想到如果自己真的一病不起,老天是多么的不公;想到自己如今努力生活,却似乎完全没有意义……这样的情绪下,两周里我哭了不下五次,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是抑郁复发了。
春季不但是抑郁症高发季,也是自杀率更高的季节,通常身体的疾病很容易导致抑郁症复发,而抑郁发作又反过来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更容易让人感觉疲倦乏力。“没有生过病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在心理学爱好者圈里,经常会发现,往往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甚至心理疾病,会让许多人开始接触心理学,甚至开始从事心理工作,而这样的一群人,也因为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内心的痛苦,更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疗愈者。
为了减轻自己对身体状况的担心,或者是排除因为担心身体问题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我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当从彩超室出来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压在心口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当我坐上回家的公交车,看着路上的车来车往时,突然我能够理解父亲离世前所发生的一切了。当我自己经历了这一次从生病、到心中充满怨恨与委屈、又到检查正常后的释然,我才真正理解,原来病痛和可能失去生命,会给一个人什么样的心理压力与打击,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个人接踵而来的对生病的愤怒、对生命逝去的不甘、对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人的怨恨,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我一直对一句话深以为然:“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我一直很努力地在试图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有很多时候我也真的做到了。然而,这一次,只有我真的在心理上病倒,经历了身体生病的症状、到心情极度抑郁、又到身心恢复正常后,我才真正理解父亲身上所经历的一切。相比父亲从发病到化疗,又到去世的十个月时间里,他所经历的各种内心的挣扎,我这短短两周的生病与心境低迷,真的完全不算什么,但是即便如此,我都会那么的低沉、悲观、委屈、怨恨,还有对生命意义的否定,父亲在深深的病痛折磨与治疗无望的恐惧中,又怎能不留恋、怎能没有愤怒?直到我真正理解了父亲,我才真正将对父亲去世后两年半的愧疚之情放下,能够原谅自己当时的无助,能够接受生命带给我们的那么痛的不完美。
生命给了每个人不同的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它的方法,有人是理性思考型的,有人是天生乐观的,也有人是敏感体验型的,我自己就是这最后一种人。心中纠结的事,直到自己真正能够做到感同身受,也就能够理解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了,也才能够从中释怀,而这样的一些人,也往往更容易陷入情绪的沼泽,容易自我惩罚,抑郁、焦虑很容易就找上如我一般敏感的人。
然而生命中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可以给它定义意义,让它帮助我们向更完善的自己再迈进一步。因为这次的生病和抑郁,我放下了对父亲的情结,甚至因此更能够接受生命中许多不如我们所愿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会将它定义为一次有意义的抑郁,因为这样的一次经历,于我是真正完成了对父亲去世的哀悼,也因如此,我才可以再次拾起对生命的热爱,并更加勇敢地走下去。
当我们沉浸在一种负面状态时,它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很可能是要你借此重新观察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生命态度。那么,我们这样的一类人,是否就要一直通过抑郁的方式来完成自己所有的成长呢?我想说:不!经历了这一次,我对朋友说“有时人需要一种状态,让自己想明白一些事,不过以后我不想再借用这种方式了。”当我们从中已经有所了悟后,完全可以选择与这种自己惯用的探索方式告别,去探索更多更有趣的方式,来不断地了解生命的真相和可贵。
一如我只有放下对父亲的愧疚,才能够真正与父亲告别,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无常,我们可能无法选择自己将会经历什么,但是仍然可以选择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它。抑郁,可以成为有意义的成长,也可以在感谢它曾经存在的意义后,与它告别,以新的成长方式代替它,让生命有更多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