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古体诗要不要依据格律来。如果要,格律是怎么样的?在阅读《文化随笔:古诗词格律及其它》时,作者谈到表情达意,不必紧靠格律平仄。由是引动思绪,复习一下格律发展。故为此笔记。
第一,理清概念。
(1)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的基本内容,流变。
古体诗和近体诗。我们现在所谓的古诗其实针对于近代诗歌来说的。近代诗歌的发轫基本可以定格在五四运动,以胡适等新文化巨匠的文学探索开始。下文会再叙述,此处不赘言。而所谓的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古诗。如何区别呢?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近体诗指的是绝句和律诗。根据字数的不同,分别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除却这些,古代诗歌都可以理解为古体诗,如歌行体、乐府诗、诗经诗等等。从时代上来分辨,唐前期之前的都可归为古体诗,唐前期之后的诗歌作品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注意,近体诗不等于近代诗。前文已有说明。
故近体诗:绝句和律诗。古体诗:非近体诗的古体诗歌。
(2)格律的基本内容
格律,规格定律。基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四个方面也是近体诗针对古体诗的区别。分别为:1,句数固定。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所谓格律的基本内容: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当然,格律内容不止这些。
(3)流变
所谓流变,指的是发展变化。如流水在不断区域呈现出不同形态。本文也会在叙述中简要阐发变化的原因。
第二,格律之辨。
一般意义上说,近体诗比较注重格律,而古体诗比较自由。至于近代诗,同样继承了两方面的观点。笔者将在下文中,以时间顺序进行记录论述。
近体诗比较注重格律,或者说严格的格律和近体诗是相伴而生的。有了严格的格律,才有了所谓的近体诗。那么,严格的格律是怎么形成的呢?句数和对仗比较好理解,理解后也易于操作,格律的严格关键在于押韵和平仄。
押韵,重心在韵脚。即押韵的字。韵者,音也。字音总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时间、空间都会导致声音的变化,方言的产生即是明证。如何押韵,押什么韵,如何判断?
“诗人押韵一般根据当时的语音,同韵(即主要元音、韵尾相同)相押。上古三十韵部基本适用于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魏晋以后,语音的变化越来越大,诗人用韵也有不同。南北朝出现了许多供诗人选字押韵而编写的韵书。随带陆法言的《切韵》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一百九十三韵(声调不同属于不同的韵)。背诵陈彭年编纂的《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有细分为二百零六韵。但是······都过于琐细,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口语,诗人们都苦其苛细。事实上,唐朝人作诗也不完全按照一百九十三韵或二百零六韵。当时就有”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某些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南宋江北平水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一百零七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又并为一百零六韵。这一百零六韵就是常说的“平水韵”。“平水韵”包括平生三十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古代汉语》郭锡良版1991年1月第一版)
从以上材料中至少可以看出三点。
一,韵书很多,细致专门。
二,太过细致,未必按韵。
三,平水韵出,流传广阔。
平仄。平仄相间,以求得声调的抑扬顿挫。五言律诗的平仄可以分为四种
(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
七言的近体诗则在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即可:
(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
根据“对”、“粘”的原则,构建诗歌。对,同一联前句和后句平仄相对。粘,上一联下句和下一联上句平仄相同。此为一般规律。有所谓“失对”、“失粘”,但唐诗中偏少。近体诗中有的地方是可平可仄的。有些地方是不能随意变更的。如变更了,被称为“拗”。但“拗”还可“救”。能够拗救,仍然算是合乎格律。具体怎么拗救,可以参看《古代汉语》郭锡良版。
第三,格律流变
“中国古代诗歌一向讲究声律之美,但它有一个由自然声律到人为总结、规定并施之于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过程。魏晋至南朝,随着诗歌创作的逐步繁荣,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是当时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是“永明体”的产生,更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齐梁以后,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们,在格局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先后形成了几个以皇家为中心的诗人集团,因此这一时期群体的艺术风貌比较鲜明。梁陈两代以帝王为代表的宫廷诗人,将民间情歌从市井引入宫廷,并进行大量地模仿创作,他们更多的是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和对宫室、器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描写,通过艳丽的辞藻和声色的描摹来满足一种娱乐的需求。就总体状况而言,南朝诗歌更偏重于对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创新,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并为唐诗艺术的完善奠定了基础。”(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
既然我们探索的是近体诗的格律,那么就必然注意到近体诗形成前后的音韵变化。从上文可以看出,音韵从自然声律逐渐发展为认为总结。总结之人为谁?《南齐书·陆厥传》载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可见,发现四声,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韵,这就是永明体产生的过程。总结一下:周颙发现四声,平上去入;沈约等确定格律不可突破。以此为本,形成永明体诗歌。永明体,可以当做是唐近体诗的一大源头。
而永明体是南朝的成果,北朝注重情感,对形式不是特别重视。到隋唐,南北合流。再次确认南朝诗歌“贵于清绮”,讲究声律辞藻。贞观后期出现的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但仍未“宫廷诗人”,毕竟那时候文坛宗主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其文学臣子。之后,文章四友出现,尤其杜审言,现存28首五言诗,除一首失粘,其他完全符合近体诗的粘式律。五律最后定型在宋之问和沈佺期手中完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说:“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疏,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这是最早有关“律诗”定名的记载,故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如在五言近体的范围内,即可由五言律,推导出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的体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近体七言诗的声律格式,如七律、七绝等。所以,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
由此,永明体的四声律金华为唐诗的平仄律,完成了上文强调的押韵和平仄的问题。同时,易于流传,方便使用。以上为一般意义上的格律的形成。
自此,格律诗形成。虽然也有古体诗的存在,但是格律诗占据了大半江山。何以如何?原因大致有以下:
①诗歌的自然流变,形成。
②官方,尤其是隋唐的科举考试中加入诗歌考察,强化。
③文人的独立意识,区别于只会呕哑嘲哳的村妇村民。再度强化。
④创作出来的作品郎朗上口,流传的便利。继续强化。
⑤文化的惰性。唐代之后,国家虽有一统时期,文化开始进入惰性期。保持。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消失呢?“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时以新诗的创作作为突破口,而新诗则从诗形式上入手。”其中梁启超进行理论探索,胡适的《尝试集》最为出名,作为实践探索。胡适充满着矛盾,格律的放与不放都在探索中。进而出现闻一多的“戴着镣铐跳舞”,强调格律;郭沫若的《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冲决了传统诗词的形式”,中后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飞动、飘逸,突破格律而又有宁馨之美。
再到后面的中国诗歌会、后期新月派、现代派诗人更加不太注重形式,而是强调诗歌内容。等到第三个十年,艾青、七月诗派、中国新诗派、九叶派不断探索,在传统和现代中不断穿梭。但严格的格律再也没有真正起来。
至于后面的出现的先锋派、实验主义,乃至大家耳熟能详的梨花体,已经不用多言了。
第四,总结
格律,永明体出现,初步奠定;杜审言、沈佺期基本确定。由于多种原因,格律得以大行其道。但持续了几百年,终于文化惰性被突破,新诗出现。新诗变迁中,格律基本被打破。
至于写作古诗需要遵循格律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文已说,即使在唐代,也有不按韵来写作者。至于当代,或者不屑,或者不懂,新诗本来不顾,古诗也多有人不管。有坚守者,平水韵为其武器;有放逸者,随心随性为其指归。格律流变,难以多言。格律遵循,听心而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