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
饱读群书 成就杰作的曹雪芹

饱读群书 成就杰作的曹雪芹

作者: 含羞姑 | 来源:发表于2022-03-01 15:24 被阅读0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有句话说:“没有一个人是能够随随便便成功的”。

了解历史,看看曹雪芹是怎样成就旷世杰作《红楼梦》的。

曹雪芹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但热爱读书、热爱诗作一直贯穿他生命的终点。他们曹家世代文人,尤其是他的爷爷学问多多,爱书、藏书有几千册,不知是他遗传了爷爷的爱好,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性,他的少年时期经常沉醉在爷爷的书房里,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从小至大曹雪芹饱读过数不清的书籍,从幼童时起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童谣,到学堂里的《四书》《五经》《八股文》之类的教科书、圣贤书,再到他爷爷大书库里那些前人的诗集、文集,美妙的词曲、歌赋,动人的戏剧小说。什么屈原、庄子、嵇康、阮籍等,几乎被他读了个遍。

他读过剧作家汤显祖撰写的《牡丹亭》,读过《游园惊梦》……读到动情处,时儿唉声长叹,时而引吭高歌,时儿低声哭泣。他看过《梁祝》,甚至在酒桌间还与人合唱过《楼台会》。

 

家里管辖的缫丝工场、织锦工场,让他对于蚕茧是怎样在工人们的手里,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变成闪闪的锦缎,这些东西让他好奇又觉得有趣。也曾亲眼目睹过缫丝、织锦工人劳动的沉重,生活的艰辛,这为他读过的诗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之类的悯农诗,提供了真实的体验。让他真真切切地见识到贫富的悬殊、社会的不公。

爷爷的藏书既丰富了曹雪芹的文学知识,又提高了他的文化修养,正是这些所谓的闲书,滋养了他,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石。

曹雪芹生在南方,对一些诸如著名的拙政园、狮子林,还有弥漫着神话色彩的虎丘,以及钟声悠悠的寒山寺,天然之美与巧夺天工浑然融为一体,使他得到比读诗词、歌赋更为怡情悦性的建筑艺术的陶冶。

曹雪芹他游过好多地方,如平山堂、天宁寺;还登过梅花岭,去过莫愁湖、玄武湖、雨花台、燕子矶等地方。游过秦淮河,也体察过“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历史名城的风韵和社会人情。

曹雪芹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方面也都有所研究,贫困潦倒时靠这些技术既赚过柴米,也救济过穷人。

他既享受过锦衣纨绔、荣华富贵的生活,也过过瓦灶绳床、穷困潦倒的日子,既享受过衣食无尤的生活,也为清贫的生活奔波过,这一路走来,正是这些书夲里、生活里、自然里、人情世故里的感受滋养了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

一部《红楼梦》把他的博学多识展露无遗。一部小说,写出了几百个有名有姓有个性的人物。他塑造的宝玉挨打,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还有那精明、虚伪而又狠毒的王熙凤,贫穷、善良而又有点儿世故的刘姥姥,一个个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典型极了。

曹雪芹30岁开始创作《红楼梦》,十年完成。可谓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饱读群书 成就杰作的曹雪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cd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