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看过极光视频或照片的人,都会被那安静而绚烂的光之舞震撼,但那与严寒、大雪和冰冻合而为一的极地自然奇观,让它成为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诗和远方,而有些人为这充满灵性而神秘的惊人一瞥,从此踏上极地探险的旅程,致力于揭开极光背后奥秘。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离子物理专业博士梅勒妮•温德里奇,就是其中之一。她遍访瑞典、挪威、冰岛、加拿大,将自己的追寻之旅记述在《极光》中。从民间传说到科学原理,从探险故事到极地生活,以诗意简洁的笔触,带领读者进入北极圈,领略别样的景观。
极光研究的有趣历程
如今,网上很容易搜索到极光产生的科学原理,人类为寻找答案,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极光研究的进展,也与电话、摄影和光谱学等其它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距今一万年前,法国西南部鲁菲尼亚克的洞穴壁画,有线条描绘了极光的幕帘形状,那也许是人类欣赏极光的最早记录。而围绕极光的恐惧和迷信,直到17世纪早期才逐渐淡去。
1733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雅克•道托思•麦兰首次指出,太阳黑子与极光有某种联系。1741年瑞典科学家安德斯•摄尔西乌斯和他的学生发现,极光显现时,罗盘指针会受到干扰。罗盘的摆动证明,极光与磁干扰或某些带电物质之间有某种联系。这个发现成为极光研究的突破点。
1899年,挪威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奥拉夫•伯克兰,提出极光发生时,电流沿磁场线流动的理论,并完成了小地球模型实验。
他用绕线电磁将一个金属球磁化,然后将其置于真空玻璃箱子中,模拟出地球磁场。球体表面镀上含有磷光物质的黄铜,受电子冲击会发光。他向这片太空发射阴极射线,亲眼看见一圈圈人工极光照亮了小地球的两极。
但因为想法太激进,直到20世纪60年代,他的努力才得到认可。因此,伯克兰的肖像和他的实验,被印在面值200克朗的挪威纸币上。
越依赖技术,越脆弱
随着无线电、GPS的应用,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太阳不再只是万物生长的光和热的来源,
太空天气即太阳活动对近地空间的影响,决定着我们越来越依赖高科技的生活能否正常。
太阳活动驱动了太阳风、高能粒子、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它们对卫星、无线电和电网都可能造成极大影响。
1859年,当卡林顿第一次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后的几分钟内,英国乔城天文台测量到了地球磁场的扰动。接下来几天,各地电报局都报告了电报机的故障,不仅闪火花,甚至电线也被熔化了。
1989年3月,一个巨大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击中地球,引发的大型地磁暴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整个配电网故障,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十亿加元。
2003年万圣节前夜,持续几天的特大太阳风暴,约50颗卫星报告了问题,10颗停运了一天多。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号因太阳能板发生故障,直接消失了。
大型太阳风暴还可能使GPS失去精度,变得不可靠甚至无法使用。
农民常说“靠天吃饭”,对技术的依赖,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看“天的脸色”。
形象的比喻,诗意的文字
作者将关于极光的科普知识,穿插在一次次的北境之旅中。形象的比喻,诗意的文字,让艰深的科学知识读来轻松有趣。
比如第三章《冰岛:巨石、寒冰、烈火》中关于等离子体的描述,书中写道:
在等离子体中,每颗带电粒子都会与其它任一带电粒子互相推搡拉扯,所以各个粒子的作用会彼此影响。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行为”,也是等离子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种集体行为意味着等离子体可能极不稳定。任何单独来看无关紧要的小干扰,都会在集体状况下传播并放大。想像你从远处眺望,看到一百万人沿着辽阔、裸露的山脊行走,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倘若一两个人跌落山崖,我们可能不会察觉——他们仅仅是人海中的小涟漪。但是,假如这一百万人全部用绳子绑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两位失足落下,他们会拉着其它人一起掉下去,导致大规模、严重的群体坠落危机。与之类似,等离子体中的小干扰也能迅速发展成大规模危险的不稳定事件。
书的最后,回顾自己的追逐经历,她饱含深情:
极光,微弱而飘渺,一次比一次来得强烈,它模糊不清、变化多端、美妙绝伦,有时渗透着我们自己的情感、想象和渴望。不过,极光总是缠绕扭曲,并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幽灵般的印记,留下一抹光辉和色彩,让我们无从定义或回想,却依然渴望再次受其恩泽。就是这样。现在我回到自己的世界,而北境早已成为我的一部分。
与南极不同,北极千百年来都有人类定居,除了爱斯基摩人,还有放牧驯鹿的萨米人,加拿大北部的提纳人。书中还描述了原住民的生活:萨米驯鹿牧民克努特的烦恼,芬马克郡的狗拉雪撬竞赛等。能源开采、天文站的设立,给原住民们带去了便利的现代生活,也使他们面临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平衡的挑战。
“梅勒妮对极光的热忱极具感染力。只要你也对这非凡的自然现象有一丁点儿好奇心,一定会在这部作品中找到巨大的乐趣。”《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推荐到。深以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