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经常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以活跃当时还处于闭塞状态的工作环境。全体职工不分男女老幼,都踊跃参加。
当时,指挥部偶尔邀请前山部分单位文艺宣传队来指挥部演出。记得198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白家庄矿文艺宣传队在食堂二楼餐厅演出,不足1000平方米的场地挤满了观看的职工和家属,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当年轻漂亮的女演员表演反映青年男女婚恋为主题的快板节目,讲到:“小伙子,别着急。好姑娘,有的是”这句话时,台下的小伙子们顿时沸腾了起来,有人甚至喊出:姑娘,我爱你,嫁给我吧!闹得演员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观众也笑得前仰后合。
有一次在指挥部灯光球场组织篝火晚会,邀请当时的省团委书记金银焕率领的慰问团和矿区的青年们同乐。双方穿插着表演了众多的文艺节目,博得观众的一片喝彩。还围着篝火跳起了集体拉手舞,转圈的人群越转越多,一层放不下就再来一层,大家载歌载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在互动节目中,金银焕拿着话筒背诵了一首儿歌:小白免,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仿佛把大家又拉回到童年的岁月。
指挥部工会每年都组织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我作为五支部队员参加了篮球比赛,在王泽宽、张华新、牛杰等主力队员的带领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我还得到秋衣等奖品。业余时间,指挥部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灯光球场了。吃过晚饭的年轻人们聚集在此处,自由组队、进行较量,我几乎每天都要出身臭汗,然后回到单身楼的盥洗室洗个冷水澡。指挥部部分领导也参加到我们的活动中,如行政处副处长王友祥,打起球来生龙活虎,体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因为他中等个子,遇到我们上栏而跟不上步伐时,就伸手在胳肢窝挠上一下,让我们动作失常。从此也可看出当时干群关系是多么的融洽,外人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一位位高权重的领导。后来,因长期工作疲劳的原因,我于1987年佩戴上近视眼镜,怕栏下剧烈活动时受伤,打篮球才渐渐地少了起来。1984年,指挥部开始组织排球比赛,我有幸成为队员参加集训,在江勇等同志的教练下,和同伴们演练技战术配合,提高了自己的排球水平。每天发放6元钱的补助,让队员激动不已,也让周围的同志们投来羡慕的目光。闲时,我们在大院里围成一圈,就连附近七处机关工作的同志们也参加了进来,由此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羽毛球也是职工们业余时间喜爱的运动,老少皆宜且不受场地限制。总指挥赵谦进同志经常借着打羽毛球的机会,与年轻人们开几句玩笑、交谈上一会,了解职工思想状况,顺便做好部分职工的思想工作。我和同事牛杰、杨虹、毛羽平等经常来到餐厅二楼打羽毛球,这里场地平整,不受天气影响。唯一的不足就是偶尔会把羽毛球打到顶棚的灯槽部位,而损失一两个羽毛球。
每年年底,指挥部都会组织职工进行拔河比赛,按处室组队参赛。施工处代表队实力最强,一个个穿着雨鞋,由人高马大的张铁树扛着大绳绳头,第一的位置只有行政处以食堂师傅为主的队伍才能够撼动。有一年,设计处队首轮就遭遇施工处队,力量悬殊,我们被拔了个人仰马翻。春节期间,指挥部在食堂餐厅举行猜谜活动,悬空拉着的工程线上挂满了谜面,答对者有奖。结婚头一年,因女儿刚出生不久,过年期间我参加了一次猜谜活动,得到了包括牙膏、香皂等在内的一大堆纪念品。
歌咏比赛也是场面最热烈的活动之一,每位选手在音乐的伴奏下,唱着自己的拿手歌曲,涌现出戴玉强(后成为专业演员)、王泽宽、范玲玲等一批高手以及何少雄、梁杰、李林变等众多爱好者。我们因水平欠佳,只能在设计处办公室关起门来学唱,从不敢登此大雅之堂,至今留有遗憾。
网友评论